英国哲学家穆伊·德波顿说:
“婚姻中有很多痛楚,都是来自浪漫主义恋爱观的欺诈。”
1933年,著名小说家老舍写了经典小说《离婚》。这也是老舍先生自己比较满意的著作。
小说主人公老赵,追求的是浪漫主义爱的主要代表。它的理想型就是找个“诗情画意”的太太,但是,最后却娶了一位土气的农村太太。
老赵曾一次次尝试对太太开展更改,但又一次又一次的迫不得已舍弃,到最后只有让步。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所谓适宜,你喜爱她,她不喜欢你就已经是人间绝响了,一会儿遇到这样的爱情或能持久的走到一起已经是幸运了。
华中师大专家教授戴建业曾经说过:
“对感情婚姻,千万不能‘雄心壮志’,‘理想’越多,必定痛楚越重。规定越大,获得越低。二人世界里,你能对自身‘标准化’,但是不能对另一半‘严格要求’。”
有时我也不明白自己在想些什么,我也不清晰自己要什么。
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我的另一半是我最好的另一半,
她有着许多缺陷 许多问题
可是我坚信他对我的爱,并没有夹杂任何一点假心。
又是多少婚姻,想离离不开,想要过不好。
看完《离婚》才懂,原先对“理想伴侣”的坚持,是婚姻中最大的一个灾祸。
所以我们不一定就需要寻找你内心的理想型,并且那就是虚空的、不存在的!
而我应当守护好时下周围的人,并非看见盘子里吃起锅中!
幸福快乐的婚姻,从来就不是因为遇见了极致的另一半,反而是认知和接受另一半的有缺憾。
如果你真在日常生活中是被爱的一方,那你会有下边的体验。
后来啊遇到了一个女孩
她让我明白了
原先只需2分钟
她让我明白了
冲澡只需三十秒
她让我明白了原先男孩子还可以被那么深爱着
她让我明白了
原来爱确实是相互的呀
哦,正确了
她也让我明白了
原先手机还能通电话呀
有时一份礼物、一个惊喜就已经足够让你的另一半高兴好长时间。
我希望拉着恋人的手,踏过春花秋实,体会烟火人间的实际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