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国的面包、泡菜,甚至连酱料也占据了韩国人的餐桌!

虫虫杂谈 2024-05-15 15:08:11

5月15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在以工业品的价格竞争力为主导的中国电子商务攻势日益猛烈的情况下,便宜的中国产食品也登上了韩国人的餐桌。面包、零食等加工食品成品以及酱料、调味品等配料的进口也都创下了最高值,对华贸易逆差正在加深。

据韩国关税厅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面包、拉面、零食、调味料等加工食品的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面包进口量计算为3132吨。中国面包的进口量在2000年代初期不足1吨,最近不断增加,2022年首次超过3000吨。

中国产面包主要在一些杂货店、无人店和当地市场销售,大型超市销售较少。以价格竞争力为卖点,销售品种比以前增加了。

加工食品中,大米零食的进口也有所增加。去年,来自中国的米饼进口量达到最高水平,达到5754吨。例如,中国的“经典牛奶米饼”最近通过社交媒体的口碑在韩国走红,导致便利店订单短缺和限购。

这同样适用于用作配料的物品,例如酱料和调味料。因为以韩国年轻人为中心的麻辣烫热潮,对使用麻辣烫酱、麻辣烫香锅酱、火锅酱等的中国配料的需求越来越高。去年酱料和混合调味品的进口量为8.025万吨。韩国食品行业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推出了麻辣烫酱等产品,但由于餐饮企业大多依赖低价、大量的中国产产品,因此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这些产品都是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食品,分析认为,随着韩国高物价状况的延续,价格相对低廉的食品进口增加。实际上,以去年12月为基准,加工食品(4.2%)、餐饮(4.4%)的物价上涨率一直保持在高于全体消费者物价上涨率(3.2%)的水平。自2021年6月以来,韩国餐饮物价涨幅一直高于居民消费物价涨幅。加工食品价格涨幅从今年2月开始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进入企稳态势。

虽然不像泡菜的贸易逆差那么大,但韩国除方便面以外的大多数食品对华出口规模较小,对华贸易逆差还在不断扩大。随着对廉价中国泡菜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餐饮业,泡菜每年都持续亏损。去年泡菜贸易逆差为1.6347亿美元。面包(883万美元)、饼干(2184万美元)、酱料和调味料(6708万美元)去年均出现贸易逆差。尽管方便面是唯一实现贸易顺差的产品,但进口量大幅增加,达到1984吨,比上年增长131%。

韩国食品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在无人食品专卖店、饼干和冰淇淋折扣店等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中国产食品,因此人们对中国产食品的反感减少了。与物价上涨成正比,寻找廉价食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 阅读:973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7:18

    “发达国家🇰🇷”…

    用户13xxx36 回复:
    连吃都抠抠搜搜吃不起的伪发达国家[笑着哭]
  • 画圣 14
    2024-05-15 19:04

    在中国,给狗吃的剩饭剩菜都吃韩国人吃的好

  • 2024-05-15 16:24

    棒子挺能吃啊

  • 2024-05-15 21:05

    棒子的方便面难吃的要命,就一包辣椒粉,非常的寒酸,同样的价格的方便面,档次比中国的方便面差远了。

  • 2024-05-15 23:01

    比霉菌潲水桶强太多了[点赞]!

虫虫杂谈

简介:创作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