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3号发射爆炸后宇航员历尽艰辛用4天逃回地球

史海撷英 2024-04-12 15:55:25

13,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数字。但在许多西方人看来,它似乎是洪水猛兽,象征着灾难的到来。人们忌讳13日出游、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甚至在西方电影院找不到13号位置……看起来这个不成文的忌讳也同样发生在了1970年4月11日13:13发射的阿波罗13号身上。但它却也成了人类史上一次“ 最伟大的失败 ”。

在载人登月计划中,阿波罗11号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次,因为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第二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是谁,但知道阿姆斯特朗是是世界上第一位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当阿姆斯特朗缓缓地扶着梯子走下登月舱踏上月球表面时,他说出了一句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此后这句名言经常被引用的,因为阿波罗登月对于宇航员来说,他在月球迈出的可能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实现了从近地轨道到月球轨道的跨越,从距离地球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到达平均距离38万公里外的月球。

除了阿波罗11号飞船外,登月飞船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能就是阿波罗13号飞船了。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并返回地球以后没多久,阿波罗12号就前往月球,也顺利完成了登月任务,将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随后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第三次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3号也发射升空,不过这一次登月任务就没那么顺利了,别说登月,飞船内的3名宇航员在飞往月球以及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险些就回不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阿波罗13号飞船在1970年4月11日发射升空,搭载了三名宇航员:登月舱驾驶员弗雷德・海思、指令舱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以及任务指令长吉姆・罗威尔。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这3名宇航员的名字可能都非常陌生,毕竟大多数人都只知道第一个登月的人类叫阿姆斯特朗。由于在载人登月之前,美国已经进行了很多相关的技术验证,比如说环绕月球、登陆月球、月面起飞、返回地球等,其中阿波罗11号和阿波罗12号飞船的登月任务都非常顺利,在前两次的登月任务直播中,观众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宇航员们行走在月球表面、探索未知的场景,这些画面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奇感,但到了第三次,电视直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观众们已经看过了两次,对于宇航员们在狭小空间中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在阿波罗13号飞船发射升空以后,大家都已经失去了对探月任务的直播兴趣,可能都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险些遇难。

负责这次任务的飞船叫“奥德赛”(Odyssey),登月舱叫“宝瓶座”(Aquarius)。发射很成功,不过关注的人不多,因为这只是“又一次”发射而已,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开始他们安然无事地在飞船里呆了两天多,近56小时。他们做了电视直播,斯威格特在镜头前面展示了在失重状态下如何移动身体,洛威尔向观众道晚安:“这是阿波罗13号成员祝福每一个人晚安,我们正准备关闭对‘宝瓶座’的检查,准备返回‘奥德赛’好好地睡上一晚了。晚安!”

没想到仅仅9分钟之后,他们就陷入绝境之中。

4月13日21:07,也就是飞船时间55小时52分58秒,地面的飞行通信员查里-杜克根据指令舱电气和环境控制系统主管利伯格特的指示,向斯威格特传递了打开风扇、进行低温贮箱搅动的指令。

杜克是这样说的:“13号,我们要你们空闲的时候,安排一项额外工作。我们希望你能搅动一下低温贮箱。”斯威格特说:“好的。”

于是,他在55小时53分20秒打开了低温贮箱的风扇。只过了2.7秒,爆炸就发生了。短路、高电压、电火花,特氟龙材料被点燃,然后是猛烈的爆炸。

阿波罗13号飞船大约飞行了56个小时以后,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与月球的距离越来越近,距离月球大约只有6万公里了。突然,飞船传来了一声巨响,指令长吉姆・罗威尔看到他眼前的各种警报灯都全部亮了起来,仪表显示的那些主要电器的电压也在急剧下降。于是指令长吉姆・罗威尔立即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指令舱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也开始报告称,听到一声巨响以后,主电路的电压已经不足。紧接着登月舱驾驶员弗雷德・海斯赶往指令舱,在前往指令舱的通道里,他听到了金属扭曲的声音,还感受了飞船在摇晃。随后飞船的供水、供氧也出现了困难,温度也在急剧下降。

阿波罗13号飞船

经过排查,这一次事故的原因是位于服务舱液氧储箱加热系统的恒温开关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产生了火花,破坏了绝缘材料性能。而在服务舱内有2个大型液态氢罐和2个液氧储箱,最终导致2号氧气罐发生了爆炸,在2号氧气罐爆炸以后,1号氧气罐也被炸裂。不过当时这些宇航员并不清楚这些细节,只知道飞船的电池出现了故障,电力、氧气供应不足。

地面指挥中心在接到了这些宇航员的报告以后,分析了事故的原因,决定终止登月任务,让这3名宇航员立即返回地球。不过,在浩瀚宇宙深处返回地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实施阿波罗登月任务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应急预案,这些宇航员根本不知道怎么紧急启动登月舱的生命维持设施。而当时指令舱内的氧气已经没法供应,只能维持15分钟,也就是说,在这15分钟内宇航员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那可能就没法返回地球了。最终,宇航员在科学界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指令,当氧气仅够使用5分钟的时候,登月舱终于被成功激活了。

即使成功激活登月舱,他们仍面临很大的问题。阿波罗飞船由轨道舱、服务舱、登月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登月舱用于将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所以登月舱的电力不是很多,只能满足2人使用45小时。而现在的情况是3名宇航员都挤在了登月舱内,而且从月球附近返回地球需要飞行100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电力理论上没法让这些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为了节省宝贵的电力,宇航员不得不关闭飞船的各种设备,将飞船的耗电量降低到大约相当于一台家用搅拌机的水平。

解决了电力的问题,还需解决如何返回地球的问题。由于当时飞船正在高速飞往月球,与月球的距离比较近,与地球的距离比较远,如果直接掉头返回,需要消耗大量燃料,而且可能没法摆脱月球的引力。也就是说,直接掉头返回地球是很冒险的。于是地面指挥中心让飞船继续向月球飞去,进入月球轨道环绕月球飞行了半圈以后,启动飞船的发动机,利用月球的引力将飞船“甩”到返回地球的轨道。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飞船也是险情频现,除了电力不足外,飞船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在上升,虽然飞船有二氧化碳的过滤装置,但是没法支撑太长时间,飞船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警报响了起来。虽然在指令舱内也有空气过滤器,但是没法与登月舱的过滤器接口兼容,于是科学家指导宇航员用那些在飞船内能够找得到的材料制作了一些简易的适配器,将这些不同接口的空气过滤器拼接起来,最终成功将飞船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到了正常水平。

阿波罗13号‍乘组人员安全返回

历尽千辛万苦,阿波罗13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附近,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内,抛掉了登月舱、轨道舱,打开了降落伞,缓缓地降落在太平洋上,几千米以外就有美国的航空母舰冲绳岛号停泊在那里。直升机救起他们,运送到航空母舰上,向夏威夷开去。当他们到达夏威夷的时候,总统尼克松在那里,他们的家人也在那里。

总之,他们吃尽了苦头。但他们抱着“一定要回家”的执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把这些障碍一个个地消灭了。终于,他们走到了这段艰苦返程的最后阶段。

4月17日10:43,他们三个从“宝瓶座”回到“奥德赛”,进行登月舱分离的操作。时间紧迫,他们只来得及从那里拿回一些网状保护物和一只把手当作纪念。洛威尔说:“别了,‘宝瓶座’,我们感谢你。”海斯后来回忆说:“我们伤心地看着登月舱远去。从友谊和实用的观点看,它都是我们的救命之船。它为我们做了它能做的一切。”

11:23,登月舱“宝瓶座”与飞船分离,掉入地球的大气层烧毁。然后就是载着他们三个的指令舱“奥德赛”进入大气层了。由于飞船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使空气产生电离,形成一层屏蔽,通讯一般会中断3分钟左右。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休斯顿指挥中心全体人员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全场一片可怕的寂静,人人都在想在爆炸中受损的隔热板能否承受高温,人人都在等着努力这么久换来的最后结局到底是什么。

从氧气罐发生爆炸到紧急返回地球,整整用了4天,整个逃回地球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惊险。虽然阿波罗13号并没有成功登月,但是堪称航天史最伟大的失败,因为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上演了一次真实的太空救援,3名宇航员克服重重困难安全返回地球,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0 阅读:4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