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学生全趴桌上,老师将学生轰了出去,画面曝光引热议:更困了

育学笔谈 2024-03-08 13:16:58

课间10分钟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在节目中发问:

连课间10分钟都无法走出教室的孩子,如何能够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健康成长?

从一线教师的反馈来看,孩子们在课间10分钟走不出教室,一般有两方面原因:

1、学校或者老师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取消了课间活动,不允许学生下课自由活动,最终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厕所社交”,孩子们要么在卫生间多停留一会儿,要么是回到教室;

2、学生困了、累了,不愿意出去活动,只想利用课间10分钟趴在桌上睡一会儿。

消失的课间10分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课间10分钟变得越来越安静,这在教育专家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影响,所以很多人呼吁不但要找回消失的课间10分钟,还建议将10分钟改为半小时,但很多问题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近日,河南南阳有一位女老师在网络上分享视频,记录了学生被她轰出教室的场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各方看法不一。

女老师进教室后发现,学生全部都趴在桌子上,这让女老师无法理解,学生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下课就应该出去活动和放松,都趴在桌子上不合适,于是在教室内大喊:

全都出去!

而且这位女老师还要将她的语文课变成体育课,让学生好好放松。她认为,天气暖和了,学生上课时容易犯困,通过充分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有活力。

有意思的是,该老师的做法引发了不小的热议,各方观点存在较大出入。

一部分人认为,这位语文老师太好了,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学生一般都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可惜的是,这样的老师并不多;

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下课期间玩尽兴了,对下一节课没有好处,反而会变得更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根本就没心思学习。

其实,这里面我们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女老师强调的只不过是让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充分地活动,以饱满的情绪和充满朝气的状态,对待每一节课,而不是让学生在操场上疯玩,也就是说,不会真的影响学生下一节课。

更值得肯定的是,这位老师没有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知道很多学下和老师,就是因为顾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尽量让学生不出教室。

管理的责任确实小了,但学生的课间10分钟消失了,如此一来,学生会越来越累,情绪和压力得不到释放,只能是消极地趴在桌子上。

但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靠老师进教室轰学生出去并不现实,因为有的学生是真的困了,利用课间10分钟休息一下,效果可能比出去活动更好。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给学生减负,优化课堂教学任务和课时安排,让教与学的过程多一点从容;另外一方面,处理好学生自由活动与安全过度追责的问题,学校要有原则,家长要有底线,不要一出问题就找老师。

0 阅读:79

育学笔谈

简介:分享校园热点、评述教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