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巴以和平进程,和中东地区局势变化回顾

史唠客 2023-12-08 19:20:26

1994年5月4日,在埃及、美国与俄罗斯的帮忙下,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签了一个协议,内容就是以军要从加沙—杰里科撤军,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机构等。同年7月,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机构开始运作。1995年9月28日,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克林顿的主持下,签署了巴勒斯坦扩大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同时,约以谈判也取得了进展。1993年9月14日,约旦与以色列达成了两国实现和平的框架协议。1994年7月25日,拉宾与侯赛因国王在白宫签署《华盛顿宣言》,说我们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实现公正、持久与全面的和平。10月26日,《约旦—以色列和平条约》正式签署。

然而,巴以双方那些极端分子就是不愿意放过和平协议,非要搞出暴力的大戏。就在1994年,约旦河西岸的一名犹太定居者冲进清真寺,大开杀戒,让好多祈祷者枉送了性命,这就是那场“希伯伦惨案”。哈马斯那边也没闲着,搞了一系列的绑架、袭击和自杀性爆炸活动。

到了1995年11月4日,拉宾总理竟然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给刺杀了。后来呢,佩雷斯接任了总理,不负众望地执行了《塔巴协议》中规定的条款,还跟叙利亚搞起了和平谈判。

就在1996年5月,以色列举行了大选,本以为佩雷斯会稳稳当当地胜出。可是啊,利库德集团的內塔尼亚胡竟然出乎意料地赢了。

这位內塔尼亚胡先生上台后啊,建立的政府危机四伏。他可是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反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反对归还戈兰高地,总之就是各种阻止以土地换和平。

到了1997年1月,双方经过四轮谈判,內塔尼亚胡跟阿拉法特终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规定要把希伯伦大部分交还给巴勒斯坦。可是,后来的哈尔霍马事件让谈判中断了。

1998年,双方重新开始和谈,并在美国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其中包括以色列撤军、释放双方战俘、抓捕暴力分子等。但这个《怀伊备忘录》,还是遭到了巴以内部强硬派的反对,所以,也就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和平局面了。

1999年,工党的巴拉克赢得了大选,并重新开启了和平进程。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巴以双方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他们承诺会履行自1993年以来达成的所有协议,并计划在2000年1月20日完成《怀伊备忘录》中规定的撤军目标。

2000年3月,叙以恢复了和谈,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不过,同年7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阿拉法特和巴拉克在戴维营举行了会谈。以色列这次做出了重大让步,同意撤出80%的西岸领土,甚至流露出完全放弃加沙的打算。然而,谈判还是破裂了,因为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犹太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等问题导致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谈判失败后,巴拉克领导的联合政府中的内阁成员纷纷辞职,主要是他们对总理的专权倾向和政府的无能感到失望。但巴以双方并没有放弃和平的努力。2000年9月,双方代表在华盛顿再次进行谈判。巴拉克承认“一城两都”,即耶路撒冷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首都。

然而,同年9月28日,利库德主席沙龙进入圣殿山,并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强烈抗议。事实上,《奥斯陆协议》实施以来,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并未得到实惠,和平进程进展迟缓,不断扩展的犹太人定居点把巴勒斯坦领土分割得四分五裂,居民出行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因此,沙龙进入圣殿山之后,哈马斯号召巴勒斯坦人在阿克萨清真寺举行示威活动,它随后发展为巴勒斯坦人的第二次起义,称为“阿克萨起义”。

同年9月,总理巴拉克辞职。

阿克萨起义就像个爆发点,让和平进程一下子停滞了。结果呢,以色列老百姓对以土地换和平的期望一下子破灭了。他们的沙龙总理,在2001年2月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大选。上台之后,他就和巴勒斯坦陷入了一场你争我夺的恶性循环。

0 阅读:8

史唠客

简介:历史爱好者,分享有趣的历史事件,认识各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