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最得意的一次战争——虎牢关斩首窦建德

谈天说地那山哥 2023-08-29 10:35:23

三千五对阵十万,还主动挑起决战,除了李世民,还有谁也这胆魄!

武德四年四月底(621年),窦建德的十万精兵被李世民挡在虎牢关已经一个多月,期间组织多次进攻,都被唐军一一击退,更难受的是,李世民还不断派兵侵扰夏军的粮草物资,让夏军有苦难言,眼看洛阳的王世充坚持不住,十万大军居然过不了一个小小的虎牢关,郁闷之情可想而知,更为关键的是,打不开局面的夏军已经士气低落,思乡心切了。窦建德必须要想办法突破虎牢。

这一切都让李世民看在眼里,时机已经来临,既然你想战,我们就决一死战。

1、情报战,李世民故意放出消息传到窦建德处,让对方以为唐军马上断粮,并且战马严重缺少草料,又故意把1000多匹战马放在黄河上的一个小岛吃草,给出草料用完的假象,窦建德得到情报,亲自看到唐军战马之后,当即决定全力攻关,一改以前断断续续的进攻。李世民得到消息,知道窦建德已经上套,马上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2、决战斩首,五月初二一早,窦建德果然发动全军,进入牛口(斤荥阳市西北),开始筑营列阵筑,北至黄河,西至汜水,南到鹊山,延绵二十里,战鼓齐鸣,兵威盛大,唐军见状,无不惊恐,因为夏军素来勇猛,况且兵力也实在太悬殊了。

李世民带着诸将登上高岗眺望,对他们说:“盗匪山东起兵,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深入险境,却鼓噪喧哗,毫无纪律,紧逼城下,足见其轻敌冒进;只要我按兵不动,他们列阵太久,必然疲惫,士兵饥饿,必定后撤,到时候发动进攻,没有不胜的道理。我跟诸位打赌,我们午后必胜,现在大家养精蓄锐,准备战斗”。

李世民命人立即召回放牧的战马,让一部分士兵坚守关口,关注夏军的一举一动,让大部分士兵养精蓄锐,等待战机,一切准备就绪。

夏军士兵从辰时开始列阵,一直到午时还傻傻地站在原地,,既不能打仗,又不能生火做饭,一个个疲倦之极,饥渴难耐,最后纷纷坐在地上,开始抢水喝,乱哄哄一片。

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忙命令宇文士及率领300轻骑兵发动试探性攻击。他吩咐到;“如果对方阵型没有松动你就回来,如果松动,佯攻变真攻。”

宇文士及领命,飞速逼近夏军阵地,夏军果然一阵骚动。李世民立刻发布总攻命令,驻守虎牢关的三千五百精锐骑兵全部出击,李世明亲率骑兵冲在最前面,快速掠过汜水,直冲夏营阵地。夏军登时大乱,阵型立刻被冲散。

此时的窦建德在干什么!在开会,因为此战势在必行,要倾十万之力一举攻克虎牢关,既要有必胜的信念,又要有详尽的部署,所以会一直开到中午还没有开完,文臣武将大部分都在会场,根本没有考虑李世民会拿几千士兵攻击十万大军,大意了!还是大意了。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传到会场大帐中,窦建德心知不妙,立刻命令骑兵组织反击,但是文官乱成一团,惊慌乱窜之中,居然挡住了骑兵的道路,窦建德只能先指挥群臣退下,然后在组织士兵反抗,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刹那间,唐军已经杀入大帐,窦建德万般无奈只能率领亲兵撤退到一处高坡,唐军窦抗拼命追击,夏军奋力抵抗刚把窦抗击退,李世民也亲自杀到,夏军无不望风而逃,特别是淮阳王李道玄更是一马当先,岁身中数箭,依然奋勇向前,坐骑已经被射成刺猬,李世民让他换上备用马,跟在自己身后边。

唐、夏两军陷入鏖战,一时杀声震天,尘土飞扬,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

虽然夏军在人数上战友绝对优势,但是阵型已经被冲垮,指挥系统瘫痪,基本处于乱战情况,战斗力大打折扣。可是即使如此,如果时间一长,一旦缓过劲来,重新组织反攻,唐军就危险了,窦建德的夏军可不是乌合之众!李世民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他当即率领秦琼、程咬金、史大奈等得力干将卷起旗帜从夏军阵地穿过,然后从后阵举旗突进来,一时间前后都是唐军旗帜,夏军见状,随即崩溃,四散奔逃。李世民率部追击三十余里,斩杀三千余人。混战之中的窦建德被长矛刺伤,亲兵走散,一个人胡乱狂奔,逃至黄河岸边的牛口渚时疼痛难忍,栽落马下,被唐军车骑将军白世让,杨武威擒获。

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争之一,李世民英明神武自不必说,难道窦建德是草包吗?肯定不是,窦建德在当时的十几家反王之中,绝对是排名前列的存在,甚至有人说个人魅力与军事能力超过李渊,但是时也命也,你遇到了李世民,稀里糊涂就结束了比较辉煌的一生,也断送了大夏朝的美好未来,输了不冤,但足够郁闷,作为一代枭雄,像狗熊般的死去,只能仰天长叹了。

0 阅读:86

谈天说地那山哥

简介:社会,民生与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