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GrW36轻型迫击炮:从创简单到复杂的曲折之路

武器图库 2024-04-30 11:12:48

设计初衷与初步研制

在二战前夕的1934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着手设计一款新型的迫击炮——GrW 36轻型迫击炮。这款武器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一种比手榴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投掷武器,以满足步兵在战场上的火力支援需求。经过两年的精心研制,1936年,这款迫击炮正式投入使用。

德军1941年的步兵排编制简图,可以看到排里除了4个10人制步兵班之外还会有这么一个额外的3人制迫击炮小组

可伸缩炮筒的尝试与困境

GrW 36轻型迫击炮在设计初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可伸缩的炮筒。这一设计在当时看似先进,旨在适应不同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然而,随着实战的检验,德军发现这种复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制造和使用的难度,而且在实际作战中并未带来预期的战斗效果。因此,在1938年以后,德军逐渐放弃了这种可伸缩炮筒的设计。

实战应用与局限性显现

尽管存在设计上的不足,但GrW 36轻型迫击炮在战争初期仍然被德军广泛使用。每个标准德国步兵排中都有一个炮兵班负责携带一具LeGrW 36型50毫米迫击炮,作为排一级步兵单位的支援武器。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德军逐渐发现了GrW 36的局限性。其火力较弱,射程较近,无法有效应对战场上日益激烈的战斗。

替代与淘汰

面对GrW 36轻型迫击炮在实战中的种种不足,德军开始寻求替代方案。1941年后,德军逐渐减少了GrW 36的生产,并将产能转向更为实用的81mm迫击炮。到1942年,前线部队逐渐停止配备这种武器。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战争末期,二线部队和驻军仍然在使用这种已经显得有些落后的迫击炮。在替换过程中,德军有时甚至会使用俘获的法国或苏联50毫米迫击炮。

回顾GrW 36轻型迫击炮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创新设想到实战考验的曲折过程。德军试图通过复杂的设计来提高武器的性能,但往往忽略了实际战场上的需求和士兵的操作便利性。GrW 36的短暂服役历程,不仅反映了德国在二战时期军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武器设计中,实用性和易用性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只有真正符合战场需求、易于操作的武器,才能在战争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生产历史

研发者

莱茵金属

研发日期

1934

生产日期

1936-1945

基本规格

重量

14 kg (31 lb)

枪管长度

465 mm (18 in)

操作人数

2

炮弹

0.9 kg (2 lb) TNT 装药

口径

50 mm (1.97 in)

射击仰角

42°到 90°

回旋角度

33°到 45°

射速

15-25 发/每分钟

枪口初速

75 m/s (246 ft/s)

有效射程

50 m (54.7 yd) 最小510 m (557.7 yd) 最大

最大射程

520 m (568.7 yd)

6 阅读:1173

武器图库

简介:武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