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后的真实历史影像

历史剪影 2024-01-12 15:18:50

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原为专业摄影师,1873年,奥尔末任职北京海关时,拍摄了一组圆明园的照片,距圆明园被毁仅13年。这12张玻璃底片,内容全部是圆明园西洋楼,对比托马斯·查尔德的照片,可以确定这组底片的拍摄时间早于查尔德拍摄同样题材的1877年。

对于国人来说,圆明园的温度不仅仅是残留在废墟中的华丽,终于可以透过这些影像一睹其些许风采了。它们将再次激起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和回忆。

在谐奇趣南面海棠形水池东边向西北方向拍摄

在谐奇趣南面湖南向西北方向拍摄。

在谐奇趣主楼南侧楼梯上东南拍摄,可见部分主楼楼梯,连接音乐亭的连廊和东侧的音乐亭。

在谐奇趣东侧的小山上向西拍摄,可见谐奇趣主楼的东立面,可见西侧的音乐亭和部分东侧的连廊。

在谐奇趣北向南拍摄,可见谐奇趣主楼北立面和北侧的小喷水池。

在花园门南侧向北拍摄。花园门位于谐奇趣北,是连接黄花阵的入口。有四个外国人或坐或卧于花园门前

在方外观东侧的河边向西拍摄。可能是无梁殿结构或者内部结构受损不重,因此是西洋楼景区唯一屋顶完好的建筑

在海晏堂西侧水池前向东拍摄,可见海晏堂主体建筑的西立面,树丛和灌木之后是残存的建筑,门窗都已被烧毁

在海晏堂西南角向东拍摄,可见左侧的海晏堂主楼和右边的西洋楼景区南侧围墙。

在大水法北侧的平台上向北拍摄,可见远瀛观正门。门口外侧石柱上的蕃花和葡萄图案雕刻精美,“深及三寸”

在大水法南侧喷水池向北拍摄。可见北面远处远瀛观大门上的装饰。

在石屏风东南侧向西南方向拍摄,可见观水法石屏风和观水法西侧的钟形门。屏风前的宝座和铜鹤已不知所踪。

1 阅读:400

历史剪影

简介:在黑白两色绘出的美景中与历史来一场浪漫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