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原因:汉简又一重大发现,难怪陈胜能引发反秦起义

诸史 2024-03-13 15:07:27

关于引发反秦起义的陈胜,史记记载是“阳城人也。少时,尝与人佣耕。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因此陈胜少时或无地佃农、或少地但仍需佃地,秦二世时被强迫戍于渔阳。

其中,適通谪(zhé),是带有行政处罚性质的徭戍。可见,陈胜之所以被谪戍,原因在于他的身份是“闾左”。

但史书对“闾左”记载极少,仅见于《淮南子》、《史记》等文献,而且语焉不详,并未解释何谓“闾左”,如此也就难以判断陈胜当时的真实身份。新中国之后,考古发现张家山汉简,破解了这个谜团,更重要的是据此也可以看到秦朝为何二世而亡。

闾左即为亡人?

关于“闾左”,史书上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汉书·晁错传》记载:“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为了保持前线兵力,于是发布“七科谪”,范围为“吏有罪,亡命,赘婿,贾人,故有市籍,父母有市籍,大父母有市籍。”

两相比较,秦汉“七科谪”有六处相同,仅有一处不同,即秦朝是“闾左”、汉朝是“亡命”(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据此综合各种文献,学者卢南乔1978年在《“闾左”辨疑》中判断“闾左”即为“亡命”,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问题是,晁错说秦朝最后才征招“闾左”之人,而汉武帝时的“亡人”排在第二位,两者可能是同一意思吗?

闾左实为平民!

如果陈胜是不给国家交税的逃籍者,那么被抓去戍边,其实再正常不过了。但如果陈胜是逃籍者、是个刑徒,为何能成为“屯长”,为何起义之后能一呼百应?

在湖北江陵地区,考古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是西汉初年的文献,包括《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等,其中一些文献推翻了上述观点,比如张家山汉简记载:“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家居民里中者,以亡论之。”其中,闾与里都是基层行政单位,但秦汉之际两者已经合流,犹如姓与氏合流一样。

既然要将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这些刑徒的户籍从“里”中移除,作为没有户籍的“亡人”处理,那么岂非说明闾里所居实为平民或良民?

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竹简记载:汉文帝时,“郑里”几乎所有居民都向官府借贷种食,他们自有土地很少。而这与史记对陈胜的描述相符,即“尝与人佣耕”。因此,“郑里”居民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属于标准的平民。

因为秦俗尚右,因而豪族居于“右”,故而有“豪右”之说;与之相反,左边居之不祥,富豪不愿居,只能平民居住于此,故称“闾左”。两者合起来,就是“豪右闾左”。

秦朝谪戍扩大化

如果“闾左”即为平民,那么说明陈胜为平民,秦朝强制戍边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普通平民头上(规模多大不知,但陈胜吴广率领的是“九百人屯大泽乡”),如此丧心病狂,必然引发民怨沸腾,如此秦朝不亡真就没有天理了。但问题是,秦二世真会如此疯狂,如此胡作非为吗?

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三年,发诸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其中,“赘婿”不是今天赘婿,而是平民将子嗣抵押给豪族,当无力赎回后,子嗣就成为豪族奴隶,之后豪族许之以婢女,这类贱役便被称为“赘婿”。

因此,亡人与赘婿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属于“隐户”,国家没法收税。同时,赘婿肯定依附豪族,成为豪族的力量,亡人也会依附豪族。春秋战国时期,豪族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拥有很多奴仆。故而,秦始皇这么做可谓一石多鸟,其中也可以削弱豪族力量。

但到秦朝末年,北方防备匈奴的30万大军,南方攻略百越之地前后上百万,骊山大墓和阿旁宫70万上下等,这就造成了兵源紧张和财政困难,秦朝想要大量“最低成本的人力”,那么选择之一就是将谪戍范围扩大化。于是,犯官、曾经为商的、以及父亲或祖父为商的,都要遭受谪戍之罚,但后两者显然是欲加之罪,极为无耻。

然而即便如此,应该还是不够,毕竟秦朝需要的免费人力太多,而秦朝人口并不多,于是就将范围扩大到了良家平民身上,即前面征招其他人之后再“后入闾”,强制“闾左”戍边,由此导致民怨沸腾,恰如晁错所说“发之不顺,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

余论

强制“闾左”之民戍边,不知道始于秦始皇,还是始于秦二世,但无论是谁,都毋庸置疑的是一记竭泽而渔的昏招,给原本沸腾的局势又浇了一瓢火油,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出现一呼百应反秦局势,进而反秦者很快就灭掉了秦朝。

与之相同的是汉武帝,也出台了“七科谪”,将谪戍范围扩大到祖父母曾为商民者,最终导致天下沸腾,乃至出现土崩瓦解之势。幸好,汉武帝没有扩大到“闾左”,且随后及时醒悟,还出台了《轮台罪己诏》,让汉朝得以休养生息,才没有步入秦朝后尘。

总之,政府不能毫无限度的滥用民力,一旦竭泽而渔到了超过界限,超过临界点,那么就会生变。于秦朝而言,跨过临界点的标志,在晁错看来就是“征闾左”。因此,秦朝二世而亡、仅存15年,还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施政太残酷,根本不顾民间实情、不顾百姓死活。

参考资料:《卢南乔——“闾左”辨疑》、《史记》、《汉书》、张家山竹简等

34 阅读:26646
评论列表
  • 2024-03-15 04:25

    每个朝代都是拿平民开刀,最后都被洗牌

  • 2024-03-16 17:25

    两者没有类比性,秦朝建国才十余年,而汉武帝时汉朝已经经过百年。超过70年时间的帝国一般都会延长到两百多年至三百年。仅元朝90年而亡,元朝的特殊在于元朝是异族统治而且一直抵制汉化。

    江湖百晓生 回复:
    蒙古人有打天下的本事,没有治天下的本事[哭笑不得]不懂的用汉人治理天下[哭笑不得]你看看后面的满清皇帝,人家就懂这个道理!
    捉风人 回复:
    请问东晋是怎么回事?
  • 2024-04-12 16:45

    秦朝灭亡的主因是各种徭役和兵役,而且执行起来非常严厉,秦统一六国后更加需要大量男丁戍边和建设各种城池等设施,长期离乡背井,回乡无望,客死他乡是最终的归宿;其次,秦尊法家而非儒家,严刑峻法让秦律闻名天下……法家思想让秦国强大,但治天下不能靠峻法,秦朝统治者从不施怀柔之策,民怨极大,任何反抗都会遭到屠杀……。

  • 2024-03-15 06:31

    名词都没有解释清楚就发表,好像是说本来是给小圈子看的文章

    地狱的魔术师 回复:
    这还没解释清楚?你是有阅读障碍吗?闾左,即平民。闾,城门。闾左可以认为是“进城的左手边”,秦尊右,贵族居城右,城左为平民百姓。
    ☞☞☞ 回复: 地狱的魔术师
    你跟他费什么话,他懂?
  • 2024-03-16 18:11

    《秦吏》不错,可以看看

  • 2024-04-09 18:35

    野史上说陈胜吴广是诸子百家中农家的弟子。

  • 2024-03-24 19:35

    屎记而已,一家之言不足为凭

  • 2024-04-15 16:48

    它的意思是说,作为有本事的奴隶,居然抓去戍边,他们精通秦法,也知道民俗。中途阴雨绵绵,道路冲毁,本来只要说明情况,啥事没有,但他们对押民夫不懂秦律,去了恐怕九死一生的。。

  • 2024-03-16 21:13

    陈胜落魄贵族 跟韩信差不多

    ☞☞☞ 回复:
    此类人称之为寒门子弟
  • 2024-03-15 09:53

    拨鹅毛而让鹅不叫。。嘿嘿嘿。

  • 2024-03-15 10:52

    没看

  • 2024-03-15 08:58

    陈胜是诸子百家的农家首领

    大圣齐天 回复: 近衛松雲
    是看网文傻了
    近衛松雲 回复:
    网文看多了[得瑟]
  • 2024-03-15 10:34

    首先肯定识字,再是有一定权势,只是时运不济。

  • 2024-05-16 11:12

    了不起的

  • 2024-03-18 09:37

    陈胜可不是平民百姓,是贵族

    AA混凝土涛声依旧 回复:
    一个陈胜,字涉。就说明他是贵族
    夜雨听芭蕉 回复:
    谁让你败了呢?再说领头的能是普通百姓吗?好歹是个豪强啊,要不都压不住事儿,所以肯定最少是个灰色人物
  • 2024-04-06 19:34

    陈胜有名有字,根本不是普通人

  • 2024-04-07 01:11

    秦亡是从化兵为农就开始了

  • 2024-04-21 22:57

    後來在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以为死灰有始而复然也[呲牙笑]

  • 2024-05-07 20:00

    连司马迁《史记》中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都是假的,还是不要轻易相信吧!

诸史

简介: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