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明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博瑞说历史 2023-12-14 17:34:09
前言

有时候,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想象更加残酷与复杂,在起义的壮丽背后,隐藏着何等悲哀的人性弱点。陈胜和吴广,两位好兄弟,一同谋划大业,却因权力斗争最终兵戎相见。我们是否该谴责陈胜的残忍,还是怜悯吴广的无知?

亦或是认同陈胜保住江山的决断?历史不应只有黑白分明的判断,而是需要我们站在当时的背景下,理解每一个悲欢离合背后所体现的普世价值。

一、农民出身的知遇之恩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都是被征召入伍的普通农民。原本各自为政,直到那场大雨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那年冬天雨水肆虐,陈胜和吴广所在的队伍只能在荒原上停驻落脚。漫漫雨夜,只有帐篷的布面能隔绝风雨,然而雨点敲打帆布的声音并没有消失,反而伴随着隆隆雷声此起彼伏。出身农家的两人面对连日风雨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坐在帐篷里,烹煮着当日狩猎所得,一边听着风声雨声屏息以待。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之久,两人相视一笑,第一次聊开了天。

原来吴广也喜欢下围棋,两人很快就投机说上了。被困在荒原的日子实在乏味,棋盘上的友谊也就自然延伸到了生活中,从此形影不离。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吴广看上去就像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很快就让陈胜对他十足的信任。

这样的天气状况已经让行军队伍距离期限越来越远。眼看期限将近,按照秦朝的军法,这是要被斩杀的。这样的判决对两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不公。

“我们明明已经尽力赶路,这又不是我们的错啊!” 吴广愤愤地说。雨点打在军帽上,划过他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陈胜默然接过吴广手中的帽子,轻轻拍掉上面的雨水,自己也沉浸在了沉思之中。或许,这真的是反抗的契机?

二、谋划起义

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将陈胜的思绪拉回现实。“我们自救还来得及,可要怎么救这些穷兵黎民啊?” 他烦躁地来回踱步,眼神透出了一丝狂热。

“不如我们起义反抗?你有计谋,我来配合。”吴广劝道。他也被陈胜的话激起了斗志,眼中闪烁着反抗的光芒。

起义?这个词听起来荒谬而可笑。但陈胜的心却为这个大胆的念头雀跃不已。是啊,上天眷顾自强者,他们不应像绵羊一样等待宰割。“好!我们来制造天意,鼓动人心。我相信苍天不会放任我们白白去死。”

于是他们暗中在鱼的肚子里塞上写有“陈胜王”字样的竹简,再将其放回湖中。没过多久,这批“天选之鱼”就被渔民们钓上岸,并很快在军营和村庄中传播开来。众人为这神奇的签诏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天命降世的预兆。

在此基础上,陈胜又派吴广在一座破庙中纵火,顺势在火光中制造了狐狸的叫声。吴广趁机高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很快,整个大军都深信不疑,都说陈胜是上天救星、神兵天降。起义的大旗在荒原风中飘扬招展,士气如虹。陈胜亲自坐镇指挥,吴广则在军中四处传递军令,配合得天衣无缝。

三、称王建国,激起猜忌

起义的声势如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起义军所向披靡,很快就攻下了数座城池。此时此刻,陈胜满怀热血与骄傲。他将披着皇帝龙袍的傀儡放在高台之上,自己则在下面操纵朝政与军队。

不久,在谋士的建议下,他最终决定建国自立,国号“张楚”。

“吴广,要不是你,我无法走到今天!”陈胜笑着为吴广封“假王”的名号,表达他对这位兄弟的信任与敬重。然而好景不长,吴广很快就沉醉在名利带来的虚荣中不可自拔。他不再关心民间疾苦,整日沉迷酒色财气。对陈胜的军令也不太重视,常有违抗之举。

“吴广已经飞上枝头变凤凰,心存不轨,想要当真正的国王篡位。”身边的谋士如是说。眼看吴广已经彻底昏庸无道,仅仅以自己享乐为乐。

陈胜皱起了眉头。起义不易,新生的张楚必须防止内乱。这个地位对吴广似乎太过烫手,他的变化速度快得连陈胜这个至交好友都难以想象。

四、杀兄友,巩固大业

“假王日益骄横无道,这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我看他妄图夺权,你我建国的基业恐怕要毁在他手里。”谋士面色凝重地对陈胜分析。

陈胜焦虑地在帐中来回踱步,墙上的烛火随风摇曳,映照着他脸上复杂的表情。眼看着初心已经被吴广遗忘殆尽,他是最后的制衡力量。这种时刻最重要的就是果决,不能心软于人情。

“即便再怎样念旧情......假王已经失去民心,你完全可以重用别人。”谋士的话如一记重锤击在陈胜心上。他终于下定决心,命田臧去做这件心狠的事。

第二天清晨,田臧突然闯入吴广的帐篷,一刀斩下了他的头颅。众人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万分。

“为了张楚的百姓,为了我们的事业,请原谅我这个决定。”陈胜在心中向吴广谢罪。他默默地为恩友举办了葬礼后,很快就开始安排心腹大事,巩固张楚的江山基业。

结语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今人仍能通过这段往事得到警示。起义的初衷源于人民的苦难,建国的目的也应该是为了人民。但是权力能轻易让人膨胀骄奢,当心中那一点理想被遮蔽,我们还剩下什么?

我们不应过分苛责陈胜除去吴广一事,因为在那个时代,政局多变,稍有不慎就可能葬送一切。然而对吴广的无奈叹息也还是存在的,从亲密战友到水火不容,命运的转折太过惨烈。

所以我们还是应宽容地看待历史,理解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焦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普通人或许都难逃权力游戏的命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历史教训,不忘革命的初心,始终站在人民的一方。

1 阅读:72
评论列表
  • 2023-12-14 23:19

    权利使人骄奢淫逸

博瑞说历史

简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