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2000亿美元大关,中俄提前达标,俄方充满信心,主动拿中美对比

阿尔法军情 2023-12-01 18:30:58

在今年还剩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表示,“毫无悬念,中俄两国将会提前完成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因为在今年10月末的时候,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965亿美元”。

(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

这一消息对于中俄两国来说,确实是值得高兴的,这标志着中俄提前一年完成了双方领导人制定的目标,中俄经济合作迎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

当前的俄罗斯,依旧深受西方全方位的围堵,与西方的经济合作少之又少。正是得益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保障了俄罗斯国内工业以及民生等领域的正常运转,让俄罗斯对突破西方经济封锁充满信心。信心倍增的俄方,开始拿中美与中俄的双边贸易额作起了对比。

俄罗斯前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尽管根据量化指标,中美贸易明显优于中俄贸易,但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正在下降,中俄贸易额则是在上升。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给了俄方很大鼓舞。

杰尼索夫举例,前几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只有几百亿美元,那时候与中美之间6000亿美元的贸易额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但现在中俄贸易额两年内已经迅速升至2000亿美元,中美贸易额却在不断下降,这么一对比起来,差距就没那么明显了。同时,杰尼索夫也承认,中俄贸易的往来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走,但贸易额已经更接近中美贸易额了。

(俄方主动对比中俄与中美的贸易额)

杰尼索夫指出,中国在经济规划方面,非常有经验和技巧,能够完美地将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棋子安放在棋盘上,不混为一谈,也不让一个领域依赖另一个领域,更不会以牺牲一个领域为代价去成就另一个领域。

杰尼索夫此番言论,说明俄方能够意识得到,即便中俄再交好,即便中美分歧再巨大,但中国不愿意把经济和政治深度捆绑,以至于美国依旧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如此紧密,也使得美国要与中国进行“脱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杰尼索夫主动对比中美与中俄的贸易额,其实是为了变相赞赏中俄贸易这两年的迅速进步,至于说要实现对中美贸易的超越甚至是取代,那只能说是俄方的美好愿景。

通过公开资料可知,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目前主要集中于能源、粮食、电子产品、汽车领域,俄罗斯向我们出口石油、天然气、粮食等资源,我们则是向俄罗斯出口电子产品,汽车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领域则更加广泛,涉及能源、粮食、生活必需品、制造业、金融等等,这是由两国市场的经济活力决定的。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

别看特朗普执政时期以来,美国政府加大力度打压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中美之间的贸易额,确实对比起鼎盛时期有所下降,中国也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美长期以来的经济合作,已经打造了一批又一批既得利益团体,我们也常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经贸合作仍是中美关系重要的压舱石。

另外,美国的国家体量也不是俄罗斯一时半会就能赶上的,美国光是人口就能压俄罗斯一头,而人口总量本身也是衡量市场体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就注定了,美国对我们来说,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对象。

当然了,俄方能有这种想法,也说明俄方对中俄经济合作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随着俄罗斯“向东转”的决心一天比一天坚定,修往中国的铁路、天然气管道,也陆续提上日程。今年10月份,普京访华期间,就重点与中方讨论了中俄蒙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在我国发布的有关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展望》,也明确提到了未来十年的具体发展路径与举措,其中绝大部分就与俄罗斯有关,例如保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的稳定等等。

像是能源合作这种类型的合同一般一签就是十年以上,中国把有关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写进了《发展展望》当中,也充分展现了我们与俄罗斯合作的坚定决心。俄罗斯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能源市场,我们需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商;俄罗斯制造业不发达,工业空心化严重,中国的制造业和工业化实力都是世界第一,可以说双方经济合作高度互补。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伴随着连接中俄的铁路、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想必还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双方贸易额的数字还会再往上翻,届时也不会只满足于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俄贸易额不断上涨,是两国关系深化,地缘政治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两国的战略互信。中俄之间如果能形成一个互补且统一的大市场,不仅有利于俄罗斯保持经济活力,社会平稳发展,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大市场。

说到这我们还得感谢西方,如果不是他们如此殚精竭虑地全方位封锁和制裁俄罗斯,中俄也不会在短短一年多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11 阅读:3914

阿尔法军情

简介:聚焦前沿话题,关注国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