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要看姑娘,为何让贾母“难安”而死?她悔不该叫出林黛玉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4-12 10:23:37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母八旬之庆,南安太妃来祝寿。这件事非比寻常。

曹雪芹笔下很多内容要“反着看”,祝寿往往预示了不寿。

贾母八旬之庆时,才过七十岁生日不到一年,再过两年多后就迎来贾府抄家,她也撒手而去,树倒猢狲散。推测享年七十三岁。

八旬之庆选在八月初三后举行七天,便有了“七三、八四”不好的谶言,预示贾母未来之死。

南安太妃的“南安”,又谐音“难安”,揭示了贾母身死之因。

那么,南安太妃做了什么让贾母“难安”,导致身死结局?纵观全文,大体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南安太妃对应了粤海将军邬家送的玻璃炕屏,紧随在江南甄家《满床笏》屏风之后。甄家随后被抄家了。

南安太妃、粤海将军和江南甄家,都与“南”有关。

当日刘姥姥口称贾母“老寿星”,讲了影射宝钗大婚的故事“雪下抽柴”,随后贾府“南院马棚起火”,如果两件事串联起来看,就有几个意思。

第一,贾府祸在南方。

第二,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与贾母之死有关

第三,贾府抄家步了江南甄家后尘,与军权有关。

二,南安太妃看姑娘·们,又是一个重要诱因。

南安太妃来给贾母拜寿,不但拉开贾府败亡序幕,也是贾母之死的重要伏笔。

不提抄家与贾母的关系,只说南安太妃这次见姑娘·们,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怎么就导致贾母“寿终正寝”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七十一回)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凤姐答应了,来至贾母这边,只见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宝玉也才从庙里跪经回来。凤姐儿说了话。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来至园中,大家见了,不过请安问好让坐等事。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都齐声夸赞不绝。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夸哪一个的是。”

贾母安排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贾探春和史湘云一起出来见客并不奇怪。这五人最是出类拔萃,可为这种大场面。

当然,背后也有她老人家的一番算计。

史湘云和薛宝琴都有了婆家,不用再“相看”。贾母叫她们出来就是给客人们展示。

家中女儿和亲戚家的女儿拿得出手,上得台面,老人家也面上有光。

尤其薛宝琴的出来,贾母真正是为她抬轿子。见识了这么些王公诰命,日后嫁入梅家就有了资本。她那未来的“婆婆”可没资格认识这些个贵妇人。

但贾母真正的私心,是有两个。

一,探春也到谈婚论嫁年纪,南安太妃提议见姑娘·们,其实就是帮着贾母做局,出人情让贾府女儿出来展示。这些贵妇人也都心照不宣,日后或者自求,或为人做媒,都是莫大人情。

贾母想要贾探春嫁的好,自是会让她出来应酬。邢夫人过后不满意,抱怨不让更大的迎春出来,便也源于这里的缘故。

二,贾母最想要“帮忙”的,其实是薛宝钗。

宝钗年纪最大,在贾府呆了六七年,早都到了谈婚论嫁年纪。

尤其堂妹薛宝琴已经有了人家,她更该出嫁。

而薛姨妈谋求金玉良言之心路人皆知,贾母却坚决不同意。

之前几次三番明里暗里让薛家离去也不走,这次宝钗出席,贾母言外之意就是想给她展示机会。

如果这些王公诰命中,有人看中要提亲,她老人家只要适当推波助澜,不怕薛家不给脸面拒绝。就算不同意也别想再在贾府住下去……总是能解决了这“心中之刺”。

至于林黛玉,贾母并不担心,好不好都在她掌握中,她不同意谁又能抢不成?

谁想,让贾母寝食难安的事,就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根据“石呆子失扇子”故事伏笔,贾宝玉日后会被贾宝玉陷害,而失去他的宝贝“扇子”:湘妃、棕竹、麋鹿和玉竹等。

湘妃,就是潇湘妃子,影射林黛玉。

棕竹,为两广东南亚生产之竹,隐喻踪迹。

麋鹿,蕉叶覆鹿的蕉下客,影射贾探春。

玉竹,可为贾宝玉和林黛玉。

这段故事对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薛宝钗等来贾雨村的插手,解决了林黛玉,才如愿嫁给了贾宝玉。

贾母事与愿违,备受打击,岂有不寝食难安的?

薛宝钗没能嫁出去,反被夺去林黛玉。关键贾母还反对无效,又是是为什么呢?

这事要从“群芳夜宴掣花签”来看。

掣花签这个游戏,是当时女儿拿来测姻缘的。

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典出昭君出塞故事,远嫁异国为王妃。

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必得贵婿。结合判词,是远嫁异国为王妃之谶。

林黛玉和贾探春的“姻缘”竟然重叠,都是远嫁异国为王妃!

而贾探春给林黛玉取的名号。又叫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为王妃的典故。

就在贾母寿庆之前,林黛玉作《桃花行》辞别,又作《柳絮词》预示离去。放的美人风筝最先离去,随后贾探春的凤凰风筝,竟然突然被另一只凤凰和双喜字风筝缠住,最终“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又预示了二女同嫁为王妃。

而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肯定是皇帝下旨赐婚,你让贾母怎么抗旨反对?

所以,最想嫁的薛宝钗没嫁出去,不想嫁的林黛玉反而和贾探春远嫁异国再也回不来……老太太如何能不寝食难安?最终一病不起。

根据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影射,贾母病重时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其冲喜,不想贾母当晚去世,夫妻二人最终也没有圆房。这是后话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2 阅读:750
评论列表
  • 2024-04-12 17:25

    我是异国藩王,结果收了一个病秧子,还没成亲就死了,难道中原皇帝是故意送一个病秧子挑事,然后整顿军备,发兵功灭中原。然后皇帝一气之下,将荣国府抄家流放,以安抚异国番邦。 作者你做这样的铺垫,不就是想说明林黛玉是潇湘妃子,结果呢曹雪芹会写出如此弱智的背景吗?皇帝赐婚不会先打听林黛玉是一个病秧子吗?邦国相交会出现如此弱智的问题?你可以不用写了,推理一点都不符合现实,你以后就别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