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企及?郭沫若所题“厦门第三中学校”手稿难得一见,格调一新

小白谈书法 2024-05-14 06:11:08

导读:这位大才子,也用书法的形式惊艳了书坛,同时,在书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他所题写的大学校名,每一幅都是精品,并且深入人心,但是却很少见到郭沫若所题的中学校名,而“厦门第三中学校”就是他所题中学校名代表作,这手稿难得一见,格调一新。

这幅题字,也十分珍贵,让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了郭沫若书法的变化性,下面就让我们以书法的角度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郭沫若所题写的内容是“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校”,其中“福建”两个字写得十分宽博,这种宽博之感,相信也一定会惊艳到你的,不仅在字形上有着新鲜之处,而且你也会发现,这两个字,在个别点画上,也表现出一种夸张的手法,诸如“福”字的撇笔,收笔上十分干练,而“建”字的捺笔,几乎写成了这种平正的状态,而收笔也有一种向上的方向感,最为让人感到特别的还是“省”字,这个字的撇笔,还写出了隶书的笔意,“厦门”两个字的处理,更加特别,尤其是“厦”字,还略带“瘦金体”的笔意,十分清新,自然,而“门”字的竖笔,很是有力道感。

而“第”字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字是非常瘦长的造型,这种造型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郭沫若的笔下,这个字却写得比较方正一些,给人一种大气之感,“三中”两个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横笔的处理上,不仅突出了一种整齐感,而且还突出了一种等距的处理方式,而“中”字的竖笔,坚挺有力,并且还呈现出两端比较小,中间比较粗重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学校”两个字,有着不同的造型表现,一个稍稍高大,一个稍稍方正,形成了这种明显的对比,视觉冲击力比较大,尤其是“校”字的处理,不仅有着非常突出的粗细对比,而且这种对比效果,也是十分强烈的,从中也能够体会到他在书写时候,那种提按变化,这种变化感,让人眼前一亮。

对比郭沫若先生曾经题写过的大学校名,你会发现,这幅题字作品,更加有变化,这种变化,也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对比感,不知道,你看到后,会有怎样的感想呢?记得点赞分享,交流关注哟。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