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兵战败回国后,妻子对他们的态度如何?老兵:让人感觉心寒

心动一夏 2024-04-03 17:11:26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期间发动的战争,完全是主动的。上到天皇,下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赞成。

在这种背景下,日军士兵出征时他们的家人会感觉无上光荣。但是随着战争失利,甚至到后来战败,他们的妻子以及家人就没再感到无上光荣了。所以当日本士兵战败回国后,妻子对他们的态度,让他们感到非常心寒。

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起初他们的口号是三个月灭亡我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口号非但没有成为现实,他们还深陷在了战争的泥潭。

最关键的是,作为他们的战略物资供应商美国,还选择了对他们实行限制条例,不愿再将战略物资供应给日本。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方面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事件,企图让美国屈服。但是美国非但没屈服,反而对日本方面发动了战争,并且在太平洋战场上,把日本打的是哭爹喊娘。

于此同时,日本国内形势开始变得严峻了起来。起初,留在国内的国民是很支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她们愿意将多余的粮食充当军粮,愿意支持丈夫、儿子去参军。后来又受到洗脑,就算饿肚子也要把粮食上交,就算丈夫死了,也会让儿子去参军。再之后她们甚至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支持,比如充当慰安妇,没日没夜在工厂制造军需品,或者干脆自杀也要坚定士兵们战斗的意志。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最终换来了什么?换来了战败。

1945年,日本方面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这种形式的投降虽然很屈辱,但是起码战败的士兵能保住命。事实也是如此,当时光中国战场,日本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安然无恙回到了国内。

起初,他们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战败了,但是起码命保住了。自己也能不用再打仗,可以回家过正常人的日子了。

但是当他们回到国内后发现,他们想的太美好了。首先,他们的妻子以及家人,对于他们的态度很冷漠,因为他们的妻子以及家人认为这些人是耻辱,是懦夫。于是态度冷漠不算完,还对他们非打即骂。

另外,那些残疾失去价值的老兵就更惨了,很多家庭都不愿供养他们。于此同时,当时日本国内因为战争影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经济崩溃,也没钱赡养这些残疾老兵,于是有些老兵只能上街乞讨为生。

更惨的是,一些老兵回家后发现,家都没了。妻子亲人因为战争影响,难以生存下去,纷纷去世。另外,还有些妻子失去了清白,无言面对这些老兵。

还有一些老兵妻子则是迫于生计,只能去讨好当时日本的实际控制者,根本没时间打理这些战败者。

总的来说是要多惨有多惨,但是他们值得同情吗?我认为不值得。当时迫于国际影响饶他们一命已经是恩赐了,不然向苏联一样,将他们送去劳改,他们连命都保不住。而且话说回来,就算他们经历了战败,已经战败后的困境,几十年过去依然没有悔悟的意思,所以我说这些人不值得同情,你认为呢?

0 阅读:145

心动一夏

简介:这个夏天不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