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强行拖北约下水?俄专家提醒:此举可能引发“核打击”风险

铁血观世界 2024-05-10 19:39:04

据媒体消息,当地时间5月8日,北约国家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在接受采访时宣称:已经获得本国议会的许可,可以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进行训练。在相关报道中提到,目前乌克兰并没有向立陶宛申请派兵。这件事可大可小,目前来看只是立陶宛方面的“一厢情愿”,且因为本身的军事实力并不出彩,所以乌克兰求援大概率也不会找立陶宛。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立陶宛作为北约成员之一,如果其贸然参战可能会有引发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

立陶宛总理

第一:针对立陶宛方面这一行为,俄罗斯军事专家伊戈尔·科罗特琴科曾表示:若北约向乌克兰派兵,可能面临遭到俄战术核打击的风险。简单翻译过来就是:立陶宛的“批准派兵”,正在加剧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情绪,一旦发生擦枪走火的情况,那么俄罗斯将采取最果断的反击措施,也就是战术核打击。而且在相关描述中能够看到,俄罗斯的目标不是乌克兰,也不是立陶宛,而是整个北约其中自然包括美国。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俄罗斯并不愿意更多的国家介入,让俄乌局势变得复杂难以处理。

俄罗斯战意昂扬

第二:在采访环节有一个很有趣问题,希莫尼特指出:向乌克兰派兵将被俄罗斯视作“挑衅”。个人理解:这可能就是北约的惯用话术,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描述成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从客观角度来说,立陶宛派兵进入乌克兰,就相当于军事介入正式对俄罗斯宣战,这一行为带来的影响绝非“挑衅”可以比拟。同时侧面证明,立陶宛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在挑衅俄罗斯,但是话里话外却好像在说:军事挑衅一个大国是正确的,是值得鼓励的。

俄罗斯北约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类似的“豪言壮语”也并非首例,此前法国总统就曾对外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但是在后续的采访中,马克龙也解释了自己这一说法,其中关键描述:“不会采取主动形式”。这说明马克龙也很清楚一旦派兵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只会在“被动情况”下才会采取行动。可以理解为:法国遭到攻击,或者北约某一个成员遭到攻击,法国因共同防御要求出兵乌克兰去抵抗俄罗斯。简单来说,一些政治大国很懂得审时度势,也不会将自己放在不利的环境中。而立陶宛方面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反面例子。

俄罗斯和北约对峙

最后,俄国防部在6日发布公告:俄军总参谋部已开始筹备将于近期举行的南部军区非战略核力量演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种防御性军演。美国、欧洲经常会组织十几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联合军队,前往黑海海域或者其他俄罗斯周边地区进行联合军演。而俄罗斯方面也会采取对应的军演回应,目的就是避免双方误判局势。综上所述,立陶宛的行为更像是在刺激俄罗斯,希望对方能够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从而利用北约成员的身份,将整个北约拖下水。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刷存在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不过这种以牺牲全球和平安全为代价的“表演”,属实令人难以接受。

(文/小铁)

0 阅读:164

铁血观世界

简介: 铁血观世界,就爱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