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集中4个师在平型关设伏,跑得仅剩115师,却取得抗战首胜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4-01 13:49:50

1937年9月,刚刚由陕北红军主力改编的八路军3个师,在朱德总司令亲自率领下,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此时,日寇华北派遣军和“蒙疆驻屯军”正从东、北两个方向逼近山西腹地,尤其是从北面来犯的日寇板垣第5师团等部,攻势十分凌厉;坐镇太原指挥的第2战区司令阎锡山抵挡不住,只得放弃大同等要地,全线向后收缩。

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

晋绥军高层反对平型关设伏

为了遏制日寇攻势,保住自己的太原老巢,阎锡山主动提出了集中兵力与日寇决战的战略预案:先放纵日寇前锋板垣第5师团越过平型关,诱其深入到砂河以西地区,而后从五台山、衡山发动钳形攻势,并截断平型关要隘,最终一举将日寇板垣师团围歼于滹沱河上游的盆地之中。

朱德得知这一方案后,主动提出建议:发挥晋绥军擅长防御、八路军擅长游击的特点,由晋绥军主力坚守平型关正面,八路军最先到达战场的第115师则隐蔽在板垣师团前进道路的侧面,趁其不备发动突袭。但晋绥军高级将领孙楚、杨爱源、王靖国等人却表示反对,理由竟然是这样会打疼日本人,遭遇更加疯狂的报复,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平型关一线仅剩八路军115师

听了部下的意见后,阎锡山也怂了,不再主动求战围歼日寇,而是在平型关及附近的团城口等要隘集结第17军、预备第2军等部,共计3个师另2个旅,扼守险要,尽量阻挡来犯日寇。同时,请115师袭击敌后,打个局部胜仗,既能击退日寇、挽回败局,又不至于把日寇打的太疼。

9月23日,八路军115师开始向平型关、灵丘之间前进,准备占领关沟、老爷庙、小寨村一线南侧高地,伏击从山下经过的日寇部队。但第二天就得到消息,驻守北面团城口、鹞子涧、西泡池等隘口的第17军高桂滋部突然放弃阵地后撤,使得晋绥军全线动摇,整个平型关战场已仅剩第115师一支部队了。

两股日寇同时进入伏击圈

尽管已成孤军,但第115师并不打算后撤。24日傍晚,尽管大雨入注、狂风不止,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还是下达了各旅、团出击的命令: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旅随后跟进,为了隐蔽,还都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

25日拂晓前,各部陆续进入预伏阵地,预备队、担架队等也在公路南的山沟里隐蔽下来,随时准备支援。当天上午,日寇第6兵站汽车队本部及汽车第90、91中队装载伤员从平型关前线返回;板垣师团部警卫中队第3小队等部500余人在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率领下也从后方赶来。

取得全面抗战首次大捷

两股相对而行的敌人最后竟然同时走入了第115师的伏击圈,由于道路狭窄,雨后路面泥泞,其车辆人马拥挤堵塞,行动缓慢。第115师立即抓住有利战机,突然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的猛烈火力,大量杀伤包围圈内的敌人,并乘其惊慌混乱之际发起冲击,与残敌展开白刃格斗。

日寇死伤惨重,但仍利用车辆辎重作掩护进行顽抗。其中一部甚至企图抢占公路西侧老爷庙及其附近高地,居高临下掩护突围,但最后都只是徒劳无益,到中午1点,被围的千余日寇被全歼。最后统计战果,共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余具、步枪1000余支、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4 阅读:1160
评论列表
  • 2024-04-02 07:33

    晋绥军里能打的高级将领也就傅作义,陈长捷。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