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打来电话后,以色列决定放弃反击,伊朗的尴尬,全被抖落出来了

3号国际站 2024-04-16 09:25:16

伊朗用无人机和导弹打击以色列境内目标,对“炸馆”事件完成报复后,相关各方仍不断有新的动态出现。一个最为外界关注的问题是,以色列在被伊朗打击后,虽然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发誓,“谁伤害我们,我们就伤害谁”,以军方也曾放话“不仅要回击伊朗,而且还将瞄准其核设施”,但美国总统拜登打来电话后,以色列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回击。这一结果,看似是以色列“吃瘪”,但拜登的一句话总结,却将伊朗的尴尬,全给抖落出来了。下面,我们通过三个话题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个,伊朗说是实施了“报复”行动,但对以色列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伊朗报复行动结束后,白宫方面披露,拜登在打给内塔尼亚胡的电话中,称美国政府的评估显示,伊朗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没有击中以色列“有价值的目标”,以色列、美国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联合防御”,让伊朗“遭到失败”。不得不说,美国人的评估,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伊朗此次对以色列的报复性军事反击,实际上是“麻杆打狼,两头都怕”。对伊朗来说,不反击不行,因为大使馆都被别人炸了,若没有对等的回应动作,国内民众不会答应;若反击,又担心以色列不顾后果地回应,打击伊朗境内目标,从而导致双方出现大的冲突,甚至引发地区战争。

对以色列来说,“等待报复”的每一天,都是在恐惧中度过的,但以色列又非常“期待”,因为利用伊朗的报复行动,可以将战火烧到伊朗本土,从而逼迫美国下场。但是,如果华盛顿眼见中东要打大仗,最后选择“退缩”,那以色列就相当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所以,以色列方面也是害怕的,因为是否如自己所愿,充满了变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实施了报复行动。但伊朗也证实,行动前已经通知了美国,也通知了周边国家,这样一来,伊朗所谓的“报复”,实际上就是一个象征性打击,虽然动静闹得比较大,但以色列拥有充足的布防时间,根本不可能对其造成实质性伤害。事实也证明,超过90%的无人机还在以色列境外,就被美国、英国、以色列,甚至阿拉伯国家约旦给拦截了。

虽然伊朗称自己的导弹“约有一半击中目标”,但以色列军方发布的视频及图像内容显示,伊朗导弹只是对自己造成了“轻微破坏”。如果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以色列的袭击,可是夷平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辅楼,而且还导致7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高级将领。显然,从打击效果来看,伊朗是比较低的,不过是放了一个大的“烟火”。

第二个,伊朗为何不敢真干以色列?以色列被“报复”后,为何放弃反击?

一方面,如果伊朗严厉报复以色列,双方有可能彻底爆发战争,美西方若介入,伊朗弄不好会有“灭国”风险;另一方面,就跟如今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所面临的窘境一样,西方是抱团作战,但俄罗斯只能靠一己之力硬扛,俄罗斯好歹是有底蕴的军事强国,还能扛得住,但伊朗如果面临这样的境况,基本上就“歇菜”了。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后果,伊朗一边报复,一边还要间接通知以色列“注意防范”——我不过是要“找回面子”而已,谁让你先炸了我的大使馆。以色列本想借机扩大事态的,战机都在空中准备好了,但一方面,毕竟自己理亏在先,先炸了伊朗大使馆;另一方面,伊朗发起报复行动前,提前发出过信号,以色列也没什么大的损失,拜登还打来过电话,称美国不支持回击,于是以方取消了反击。

拜登的原话是,“今天对以色列而言是一场胜利,因此美国不会参与任何针对伊朗的反击行动,也不会支持此类行动”。那么,美方为什么持这个态度?一来,伊朗很给面子,在行动前跟自己“通报”了;二来,伊朗的军事行动,完全没有针对美军基地;三来,伊朗还表示,只是针对以方错误进行“适度”惩罚,并非要挑起战争。

关键是,伊朗的打击,也确实没有给以色列造成什么损失。所以,美国不赞同以色列再反击。如此,以色列也只能按美方要求办事了。一来,伊朗表示过,若以方反击,伊朗的回应就不是像这次这样了,意思是要“不死不休”;二来,拜登提前打了“预防针”,若以色列还不听,坚持引爆战争,美国一“撂挑子”,以色列就相当被动了。

第三个,对伊朗与以色列直接对抗,阿拉伯阵营开始出现不同反应。

历史上,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打过五次中东战争,双方就是世仇,虽然近年来在美国推动下,以色列先后与巴林、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建交,似有和解的趋势,但埋在骨子里面的仇恨,是不可能轻易化解的。打个比方,说中国跟日本或韩国跟日本,已经真的友好了,你信吗?因此,阿拉伯国家在伊以对抗时,采取什么态度也备受关注。

伊朗对以色列发起报复行动前,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都明确向美国表示,不会允许美军利用本国领空和领土,对伊朗发起打击。什么意思?你可以看作政治中立,也可能理解为“稍倾向伊朗”,反正美国若打击伊朗,我们不支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针对“以色列加沙军事行动”时,中东国家的态度是一致的,包括阿拉伯国家和伊朗。

但是,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此次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动作。伊朗无人机对以色列发起打击,经过约旦领空时,约旦空军拦截并击落了数十架,这甚至让以色列也感到意外。以色列媒体称,这是来自约旦的“戏剧性的支持”,因为该国此前一直严厉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以媒甚至认为,约旦空军正“从以色列的前对手转变为重要盟友”。

实际上,伊朗行动前,已跟周边国家打过招呼,告之这是对以色列的打击,但约旦最后以“安全”为由,向伊朗无人机出手了。对此,伊朗非常恼火,称约旦是“第一个保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伊朗警告,若约旦继续干预,将成为下一个目标。约旦也不示弱,召见伊朗大使并警告,不要侵犯约旦领空,还表示“无论威胁来自伊朗还是以色列,约旦的反应都一样”。

怎么说呢?从维护国家主权这个角度来说,约旦的做法也没什么错,但从中东国家“对抗以色列”这个角度来讲,约旦似乎有些“游离”主题。所以说,以色列敢在中东为所欲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有美国撑腰外,其他地区国家是否团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0 阅读:165

3号国际站

简介:追踪热点事件,聚焦国际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