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蒋介石的侍卫长,淞沪抗战大杀四方,后来却只担任了顾问

追梦的年 2024-01-14 23:56:37

在蒋介石的用人之道中,有三条非常重要的标准:一、是否出身黄埔,二、是否为老乡,三、是否对自己忠心。如果能同时符合这三条,即便能力不济也可以飞黄腾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胡宗南,屡战屡败之下还能不断升迁,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这三条兼具的也有能力很强的人,比如俞济时。

俞济时是浙江奉化人,跟蒋介石出自同一个县,靠着投奔族叔俞飞鹏进入了黄埔第一期。俞飞鹏时任黄埔军需处长,也是靠着蒋介石才得以担任此职,眼下的老蒋尚未完全发迹,任人唯亲的准则就已显现了。

在黄埔一期毕业后,俞济时就成了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随着蒋介石实力壮大,身边的安保人员越来越多,侍卫队一路扩张到了警卫师。不管怎么扩张,俞济时都是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一人,从侍卫大队排长升迁至警卫第2师师长。

1931年底,警卫第2师改编成了第88师,俞济时依然是师长,次年的一·二八事变,88师归入了张治中的第五军参加淞沪抗战。

俞济时平日里脾气就是个暴脾气,到了战场上也敢打敢拼,他的防区在庙行一带,日军派出飞机对着庙行猛烈轰炸,随后又让陆军直接冲向88师的阵地。

沿途的国军无法抵挡日寇的攻势,见此情形俞济时冲到了阵地的前方,指挥88师发起反攻,随后又联络了61师张炎、87师宋希濂,三方对日军呈夹击之势,把敌人打了回去,此战重创日寇第9师团、歼敌三千多人。

俞济时因此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不过他也因为冲锋在前腹部受了重伤,肠子都露了出来。

这样的伤势他仍不愿撤退,非要再去杀敌,还是张治中得知消息后下了军令,才把俞济时从火线上硬拉了下来送去治疗,救了俞济时一命。

别的不说,这份勇气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俞济时受伤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治疗的时间也长了点,等他痊愈88师长的职务已经由别人担任了,蒋介石对于这位小老乡还是很照顾的,安排他去担任了浙江省保安处长。

别看他只是个保安处长,谁都知道他的背景有多强,因此实际上整个浙江的安保工作都是他来负责,权力非常大。

在国民党内只有手中有兵,说话才响,俞济时便拟定了一个整编浙江保卫团的计划,结果报上去时后被省政府拖延,一直不给答复。俞济时左等右等都没结果,一气之下直接去找了蒋介石。

一般来说这种越级上报,蒋介石是非常不喜的,不过看到是俞济时他没有丝毫责怪,反而准许了这个计划,接着又批评了浙江省主席。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俞济时有多厚爱。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俞济时还没完,他暗中调查到底是谁在阻挠这个计划,在得知是民政厅长杨棉仲从中作梗后,俞济时一直在找机会报仇。

后来有一次在街上碰到了,俞济时也没有客气上前就骂,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经跨步冲了过去,杨棉仲一看这架势也明白没啥好事,连忙小跑从另外一边逃走了。

有了政策,俞济时用两年的时间建立了七个保安团,1935年又以其中三个保安团为骨干组建了58师,他自任该师师长。

等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俞济时率领58师赶赴蕰藻浜,再次与日寇作战。在战场上俞济时又升一级:58师与王耀武的51师合编为74军,俞济时担任军长。

74军是后来的国军五大主力之一,也是著名的抗日铁军,俞济时能成为这支军队的首任军长,也是莫大的荣誉。他之后还率部参加了南昌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等等,多次痛击过日寇。

不过俞济时调任浙东后,对日军严重估计不足,导致接连失地,因此从1942年11月开始又重新担任了蒋介石的侍卫长,继续做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人。

老蒋去参加开罗会议,身边有他;老蒋下野返回奉化溪口,身边还是有他;后来老蒋败退台湾,身边依然是他,俞济时一直到1951年才卸任了侍卫长一职。

俞济时的晚年虽然因为蒋经国要上位而不再那么受宠,但他还是所谓的“总统府顾问”,有工资拿,生活也还算滋润,最厉害的是他后来与毛人凤的遗孀好上了。

他的原配叫宋雪素,到台湾没几年就病死了,1956年毛人凤也因心脏病去世,没过多久俞济时就与毛人凤的遗孀同居了。

作为特务头子,毛人凤还是有一批死忠手下的,但俞济时是蒋介石宠幸的人,脾气又很大,这些死忠也没敢去找他的麻烦。所以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俞济时也还挺长寿,1990年1月病逝于台北,他所效忠的老蒋和小蒋都先他一步而去了。

说起来俞济时也有点无奈,他在最有代表性的两点上,存在感都不如别人。

他前前后后担任了蒋介石十多年的侍卫长,绝对是老蒋的心腹,但知名度远不如另一位心腹陈诚;

他是74军的首任军长,但对74军,大家记忆最深的是王耀武,甚至后来的小小弟张灵甫都比他名气大。

当然,他也有值得我们记住的地方,那个面对外敌,不顾个人安危、敢一往无前的军官就是我们中国军人应该学习的对象!

2 阅读: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