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卖快餐的麦当劳,骨子里竟然是个地产公司!

妍妍创意 2024-05-12 05:08:37

在你的认知里,麦当劳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是不是就是一家专业做连锁快餐的?只不过规模比较大而已?

而实际上呢?快餐板块给麦当劳总体贡献的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真正赚钱的业务核心其实是地产。

早在20世纪70年代,麦当劳全球创始人雷蒙·克罗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公开说过“你以为我们只是靠汉堡赚钱嘛?不不不,我们其实是做房地产生意的!”

创始人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明明是一家做快餐的,又是怎么和地产行业挂上钩的呢?

本文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麦当劳在全球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01

麦当劳的赚钱模式

在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麦当劳的门店总共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直营店,也就是由总部自己开,然后自负盈亏,由总部统一管理。

但这种店在全球麦当劳的总量占比连10%都不到。

剩下的90%都是采用第二种经营模式,官方的叫法是特许经营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加盟店。也就是总部统一招商,加盟商自负盈亏,麦当劳只是负责提供品牌授权等。

但不同于其他行业和品牌的特许经营店,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店有个强制的要求,那就是这个店最终开在什么地方,并不是由加盟商自主决定的,而是麦当劳总部指定。

而麦当劳在指定地点之前,要么会将所属物业购买下来,要么自己先行和业主方签订长租合同,然后转手将物业转租给加盟商,收取租金。这样一来从加盟商手上就可以赚两份钱,一份是加盟费,一份就是租金或租金差价。

也就是说,在地产这块,它实际是控制在麦当劳手中的,而地产这部分的收入也占到了这些加盟商给麦当劳总部贡献的收入超过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加盟费其实是小头,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在地产板块。

所以麦当劳的大概业务模式就是,靠汉堡之类的快餐卖吆喝,然后靠地产来盈利。多年来,这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运营得非常成熟了。

但是中国市场却成为了一个特例。

02

中国市场屡屡碰壁,原来的招不灵了

当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这套放之全球皆准的模式突然行不通了,甚至还碰了一鼻子灰。这又是为什么呢?

麦当劳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的中国,但是由于其外企的身份,所以原有的运营模式处处受到制约,这让他感觉极度不适应。

另外,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在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变幻莫测,这让麦当劳完全看不懂,所以它根本不敢贸然去四处拿地,甚至连签长租都不敢。

一旦手里没有了地,作为地产企业的麦当劳,运作模式就忽然玩不转了。

到2010年前后,虽然麦当劳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长达20多年,但是全国的门店数量加起来都还不到2000家,连肯德基的一半都不到。

尤其是这里边的加盟店,占比仅有30%-40%,远远低于全球其他地区的90%。

如此一来,就非常拖累麦当劳全球业绩的发展,面对着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麦当劳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它自己也非常着急。

更严重的问题是自己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在那时候店都已经开到三四线城市了,并且还在快速的扩张中,如何破局成为当时摆在麦当劳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03

破局,联手国内企业

眼看着自己与肯德基的差距越拉越大,麦当劳只能选择孤注一掷。

于是在2017年的时候,麦当劳将自己未来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20年的经营权打包出售,总作价为20.8亿美元,而当时接手的企业有两家,一家是国内鼎鼎有名的中信集团,另一家是私募巨头凯雷。

两家企业的股份占比分别是52%和28%,当时中信集团为了完成这一收购,耗资13.52亿美元,而凯雷则出资7.28亿美元。

除此之外的20%则依然由麦当劳自己把控,随后麦当劳也改名为“金拱门”,只不过如今门店几乎仍然挂着麦当劳的牌子,也许是顾客对麦当劳的品牌认可度更高吧。

麦当劳打的是什么算盘呢?那就是既然中国的商业地产我看不懂也玩不转,那我干脆找个懂行的来疏通关系。

而对于中信集团来说,耗费了如此巨资,自然也是将中国地区的麦当劳当作自己的亲儿子来对待。

中信接手后,首先解决的就是选址开店的问题,这个困扰麦当劳许久的问题,在中信面前其实就是So easy了。毕竟中信在国内的根基可是很稳的。

本身中信集团旗下就有自己的中信地产,同时,他们还跟碧桂园、中海、融创等商业地产巨头都是老熟人,所以干脆就把他们都拉过来。

之后,只要这些地产公司的商圈,麦当劳就可以优先选址,尤其是对于那些飞快发展的三四线城市,更是他们重点布局的区域。

有了中信集团在前方的开路,麦当劳开店的速度“嗖”的一下就提上来了。2018年新开门店200家,2019年400家,甚至在疫情期间每年都是400多家,去年更是达到了将近1000家。

麦当劳的第一个1000家店用时整整18年,但第五个仅仅用时一年半,并且这些新店里超过一半都是位于三四线城市,这也很好的弥补了在此之前地理布局的缺口。

04

回购股份,加码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麦当劳在运营模式上也进行了非常大幅度的本土化调整。

比如在海外是得来速,在国内直接变成外卖,而通过与各大外卖平台的合作,麦当劳的销量也是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在海外,早餐主要是什么薯饼香肠之类的大拼盘,而国内就变成了豆浆、油条、粥,主要也是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饮食和消费习惯。

经过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麦当劳中国地区迅速成为了它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

从2017年到2023年,仅仅6年时间,麦当劳在中国地区的业务估值就翻了5倍,对于中信和凯雷来说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作为私募巨头的凯雷选择了见好就收,准备将手里的股权进行打包出售,而麦当劳一看,中国市场居然这么有活力,未来必然很有前途。

于是麦当劳选择斥巨资将凯雷手中的股份回购了回来,2024年1月,双方达成协议,麦当劳斥资18亿美元收了凯雷的股份,自此凯雷正式退出。

2017年80%的股权总共才卖了20.8亿美元,可如今6年时间过去,回购28%的股权就耗资18亿美元,不知道麦当劳心里有没有一点苦涩的味道,只不过凯雷肯定是美滋滋的了。

对凯雷来说,投资7.28亿,6年时间变成18亿,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收购完成之后,中信的股权占比依然是52%,而麦当劳的股权占比则提高到了48%。

05

结语

如今的中国市场,对于麦当劳来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而是值得全力以赴的最重要的市场了。

相信麦当劳既然愿意斥巨资回购股份,必然也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而结果也会告诉麦当劳,也许这才是它做出的最聪明的决定。

0 阅读:2

妍妍创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