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北京动物园“出手”,大熊猫不是谁的引流“工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3 17:25:23

春暖花开,北京各大公园进入游园高峰。为了规范主播直播熊猫,北京动物园近日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其中要求“主播备案”的规则赢得一致点赞。

网络时代,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跻身“顶流”,在线上线下掀起一股“追星”潮。一到周末,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人山人海,网上与熊猫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有关“萌兰”的直播、视频更是刷爆朋友圈。然而,一些主播也由此嗅到了商机,把国宝当成引流工具,长期一窝蜂占位开播不说,还动辄几个小时不挪窝,更有甚者为了要礼物、求点赞肆意喧哗,严重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此番北京动物园出手规范直播乱象,既是对大家文明游园诉求的回应,也是善待动物的必要之举。

事实上,不止熊猫馆遭遇“流量劫”,凡是有热度、有人气的公共场所几乎都有主播扎堆。君不见,故宫天坛被当成了商业摄影棚,潮流商圈四处可见“长枪短炮”,还有人在人行道边、休闲广场架上手机、摆上音箱就开始“群魔乱舞”……行人路过,为防不小心入镜遭人围观,还得特意绕道走。想拍拍照、看看景,连边都靠不过去。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些主播的行为遭人反感,却又说不上触犯了哪条法规,常常游离于管理之外,更加肆无忌惮。

文明是管出来的。那些带有公共属性的场所,有责任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干扰秩序者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监督。比如,有商场明确,工作人员会对顾客携带大量设备、服装或者道具,长时间聚集拍摄的行为进行劝阻;也有景区表态,对妨碍他人游览的行为,游客可以拨打热线举报。除了“人防”,也不妨依赖“技防”,给不文明行为念个双重“紧箍咒”。据报道,北京动物园除了要求主播备案,园内已实现智慧安防系统全覆盖,一旦发现不文明行为,系统第一时间广播制止,巡查人员也会赶到现场处置。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更多管理方能采取切实行动,保障更多人的“参观权”“安静权”。

流量无罪,取之有道。大小主播也要明白,既然是借着公共场域“做生意”,那么公共意识就是一种无形的规则,肆无忌惮乱拍乱蹭只能成为“公害”。

图源:新华社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范荣

流程编辑 马晓双

3 阅读:437
评论列表
  • 2024-04-04 00:59

    封闭场所就不应该允许这些主播开播。

  • 2024-04-04 04:48

    好!早点出台政策,只要措施得当就能管住不文明直播!

  • 2024-04-05 11:10

    支持取消带货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