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中国放弃电动车优势,美国正以侮辱智商方式造谣电车“排放”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4-03-13 16:44:02

近期欧美集体放弃电动汽车的在媒体上喧嚣尘上,中国电动车却高歌猛进,但西方显然不会止步于放弃,西媒密集发表电动车比传统燃油车污染更严重的研究成果,英国《每日邮报》就在3月6日发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报道,从一个非常奇特的角度阐述了电动车的新污染。

美科学家研究:电动车的这项排放太高了?

英国《每日邮报》在近期刊发了美国最高环境机构正在研究电动汽车是否真的是主要污染源的系列论文,3月6日发表的是一篇关于电动车重量比燃油车要高得多,因此在能耗以及轮胎与制动器的排放是现代燃油车的数倍。

该论文引用了EPA(美国环保局)一项研究称,现代汽车中的轮胎与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量是装有三元催化器汽车的1850倍,因此比传统燃油汽车更重的电动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排放要比燃油车高得多,因此结论为电动车将成为汽车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论文中给出了电动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比较的数据,现代电动汽车的平均车重超过了3700磅(1678.29千克),而传统汽油动力汽车的重量仅为3000磅(1360.77千克),两者相差318千克,原因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有汽油的1/10,尽管电动机的功率密度比内燃机高得多,但大容量的电池占据了1/4甚至1/3的车重,因此一辆电动车有几个排放要比燃油车高!

1、车重能量消耗更大,加速到同样的速度消耗的能量更多,这导致排放增加;

2、车重会导致制动时汽车轮胎摩擦更恶劣,轮胎干磨后会导致大量橡胶颗粒物排放;

3、车重会导致制动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摩擦更剧烈,同样会导致大量颗粒排入环境;

论文表示,随着这些剧烈摩擦,大量橡高分子材料的颗粒会进入大气环境,这些颗粒物很小,会与空气形成气溶胶,由于地表大气的流动会长期停留在大气层中,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引发心脏病、哮喘和癌症。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Hesham Rakha表示,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已经非常高,平均没人每年都会随着呼吸进入体内超过78,000 至 211,000 个微塑料颗粒,排放分析研究报告称,由于电动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其重量比汽油动力汽车重,因此其轮胎磨损速度更快,产生的微颗粒数量比传统燃油汽车要高得多。

另一个数据是碳排放,论文引用了2021年的一项研究称,电动车的碳排放其实要比传统燃油车高得多,尽管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排放二氧化碳,但在生产过程中的的碳排放占46%,因为电动车的电池原材料冶炼以及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要比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制造要高得多,另外电动车使用的电能有超过60%的比例来自石化燃料燃烧发出的电能。

麻省理工学院全球变化科学与政策联合项目的副主任Sergey Paltsev(谢尔盖·帕尔采夫)表示必须关注电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排放,也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排放,包括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和电池的材料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以及车辆制造和组装过程中的排放,而不止是使用过程中的排放。

根据美国能源部2023 年的一项研究,尽管电动汽车生产确实比内燃机汽车排放更多的排放量,帕尔采夫对此表示:“所有环境影响,包括电动汽车轮胎磨损造成的特殊排放,都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他同时表示,“颗粒物排放影响健康;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如此。”

电动车的优势:西媒不会告诉你的有这些

电动车确实重了,这点无人否认,原因就是电池能量密度不够,目前只能加大电池的装载量来弥补,300千克的电池算是正常操作,500千克的电池也不是没有,所以车重费刹车还真是事实,但该论文完全忽略了一个问题,电动车是具有能量回收的!

这点与燃油车相差比较大,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刹车就只能用刹车片去干磨刹车盘,或者用发动机部分制动的方式来降低车速,但电动车可以将车辆速度的势能通过轮胎转换成机械转动的能量,在通过传动机构到电机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此时的电机将变成一台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经过稳压转换后输入电池完成充电。

这个还有一个几乎是卡BUG的操作,目前有些矿山用的车辆,从山顶拉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矿石到山脚,正常使用燃油的情况下下坡虽然比较省油,但因为上坡空车以及下车的怠速都将消耗掉大量的燃油,换成电动车后这个过程就非常有趣了,只要上山前充满一次电,然后到山顶拉上上百吨矿石,下山时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电机转换成电能给电池充电,到山脚充满电了,然后卸车再上山,周而复始,你会发现既不用充电也不用加油,大自然的免费搬用工啊,一辆车每年能节省上百万,矿山车辆老板简直就乐疯了!

能量回收可以让刹车片几乎不用或者少用,这将大大减少了颗粒物的排放,能量回收也有助于轮胎橡胶的微颗粒产生,因为制动更柔和并且周期更长,要比机械制动的刹车更适合汽车。

另一个是排放的对比,西媒称电动车的电池在生产过程排放很高,这点也确实是事实,但生产过程是一个可控的,随着技术进步排放是可以改善的,另一个关于电池生产与回收污染也是炒作的重要方向,这个也不否认确实存在回收乱象,各国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但这些环节是可控的,只要技术升级、管理到位,这些影响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然而燃油车的分散排放却是一个无法处理的过程,即使三元催化器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只能通过种树这种碳中和的方式来自我安慰,问题是排放中的氮氧化物等是种树无法解决的。

还有一个石化燃料发电的问题,其实电动车用的电与内燃机的排放相比,大型发电厂的排放比例更低,因为技术更优秀并且有规模化效应。并且电动车的电从石化燃料转到绿色可再生能源很简单,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所谓的“垃圾电”,电动车会将这些难以根据用电负荷调整发电量的来源利用起来。

最后一个是效率,电动车电机的效率很容易就能达到95%甚至98%以上,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效率最高40%左右,每上升0.1%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综合电能与燃油的消耗,电动汽车的单位里程耗能以及用车成本会更低。

连《每日邮报》也看不下去了

这篇论文中列举的各种理由看似成立的,但往往非常片面,并没有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衡量电动车的价值,对于此,连报道这篇论文的英国《每日邮报》也在文章中给出了电动车非常正面的看法:

第一点:切入点偏颇了,《每日邮报》认为轮胎和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不同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它影响空气质量而不是全球气候条件;并且论文还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美国大排量汽车刹车的排放;

第二点:电动车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确实比较大,不过《每日邮报》引用了美国能源部科学和技术信息办公室2023年的一项研究,只需2年的时间(里程大约在3.2万千米)左右即可弥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随着燃油汽车年限的增加,排放还会越来越大,但电动车始终不会。

《每日邮报》还引用了荷兰剑桥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奈梅亨大学等多个大学研究人员的成果,在全球 95% 的地区驾驶电动汽车比驾驶汽油动力汽车更环保,因为可以使用谷电充电,也可以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充电,并且大规模发电也比单一的内燃机发电要更有效率,因此电动车更环保是肯定。

中国怎么可能会放弃如此优势?西方脑袋真是秀逗了

近期西媒密集报道电动车排放污染更大的新闻又一个背景,日前苹果、奔驰、宝马相继宣布退出了电动车的研发,全球在电动车上研发最为突出的国家就只剩下了中国,国内社交媒体上也开始讨论为何只有中国一意孤行,完全不顾电动车的各种污染云云,上文已经给出了答案,电动车在绝大部分场合的优势都要比燃油车更多,但西媒仍然不管不顾的在宣传电动车的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也有一个非常大的背景!

西方的恐惧才是电动车的原罪

这个大事件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集体崛起!一直以来中国只是汽车的销售市场,尽管中国也有大量汽车制造厂,但绝大部分都是合资车,民众以购买合资车为荣,曾几何时,中国大地上跑的轿车不是纯进口车就是国外车企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同款车辆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是国外的2~3倍,要么就是配置减配到惨不忍睹,比如日系,就有“一流车供欧美,二流三流车给中国”的说法。

然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后这个故事就倒过来了,国产新能源车型在日韩以及欧洲和南美等国销售的价格比国内要高一大截,在这个案例中还有大众的ID3这个最典型的案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ID3在欧洲的售价是国内价格的2倍以上。

欧洲经销商挖空心思到中国进口车辆,然后运回欧洲销售,而大众的解释更是让大家哭笑不得,列了三个理由来解释欧洲为什么那么贵:

欧洲的人工太贵;

ID3的供货商来自中国,进口配件需要关税;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ID3在中国并没有优势

这个解释其实挺能理解的,全球电动汽车的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配件都能在中国找到供货商,而且是超大规模火拼后幸存下来的骨灰级厂商,质量与产量都能保证,价格么,当然也是最优惠的,但欧洲进口组装却需要关税,所以价格就上升了,加上人工更贵,这车价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另一个则是国内市场残酷的竞争,造车新老势力的激烈竞争让国内电动车技术迭代速度是欧洲的3倍以上,大众还在研究800V平台打算在2025~2028年上市的时候中国已经在2023年开发完成并上市了,ID3只是一个400V的平台,充电慢,技术层次低,难道在中国卖价比800V平台还高,这大众肯定不会自杀的。

欧洲没有竞争,特斯拉在德国进口都要拜码头,想要低成本在德国造个车结果被德国环保部门轮番操练了2年,马斯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想要在德国复制上海超级工厂,结果被汉斯教育得怀疑人生!所以大众在德国销售时有恃无恐,利益最大化是资本家的本性,就算大众是德国企业也不是给德国民众搞慈善的。

中国电动车的全面崛起结果就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超过全球的60%以上,2023年,中国出口了522万辆车,从造车小白蜕变成了全球出口第一!在这个背后是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这曾经是美国的命根子,比如底特律,但现在已经变成了“铁锈地带”,对于中国电动车出口全球的态势,美国用什么招对付?除了制裁外估计就没招了!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宣称,“中国汽车可能会充斥美国市场,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风险,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在我的任期中发生”。3月1日发布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能同时让300万台汽车熄火。

中国为什么要放弃造电动车?

美国几乎已经宣布要对中国电动车下手了,这点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所有中国占有优势的领域美国都会祭出威胁国家安全这个大招,随便往上一套就是万能灵药,极有可能的是美国会伙同欧洲国家一起制裁中国。

所以国内有专家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欧美都不高电动车,中国电动车也搞不下去的说法喧嚣尘上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算全球都放弃新能源车的开发,对中国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中国已经掌握了电动车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这个背后是中国工业体系的支持:

据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拿出的最新数据,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全球2到10名的工业强国总和,中国的工业产值份额占据全球的35%,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第三名日本的6倍,第四名德国的9倍。

中国已经达到这个规模,中国从来没大肆宣传过,但并不代表美国人不知道啊,所以这才是美国人慌的理由!更可怕的是中国人来了,中国成了世界的工业中心,未来中国将制定全球的工业标准。其实这个说法有些不妥,中国最大工业规模的内卷下,效率与成本都能做到极致,全球都会参考,各国会用脚投票,美国人是禁不住的。

欧美不进口中国的电动车?全球那么大市场,欧美算个啥?中国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目前已接近4亿辆汽车,10年换车周期,每年需要4000万台,这个市场就够中国车企玩了。这是其一,其二是除了欧美还有庞大的亚非拉市场,这些国家的消费能力尽管无法代替西方,但其实也不低了,管住这些市场就能让中国汽车工业挣个盆满钵满了。

只要十年,中国电动汽车工业必将来一个飞跃,那会的欧美汽车工业将会与中国产生“代差”,完全不怕欧美对中国车企的封锁,就像当年的慈禧太后怎么都保不住中国一样,只不过现在倒过来了,变成了中国电动车围剿全世界。

现在的西媒各种PUA科学家,让他们些这种有辱智商的论文,希望能忽悠到中国人,事实上确实有为此积极发声的,但这些人早已在社交媒体上臭了,围观这种低智行为其实也是一大乐趣,就像在社交媒体X上的走线的电子宠物一样,已经成了反面典型!

3 阅读:2211
评论列表
  • 2024-03-13 20:02

    竞争不过就开始造谣了??

  • 金怪 18
    2024-03-13 22:18

    说得好,世界大着呢,欧美算个屁!

  • 2024-03-13 22:27

    电车就是电动机和电池!别人说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造出体积更小功率更大能耗更低的电动机不是高科技吗?

  • 随意 11
    2024-03-14 02:11

    控制碳排放?经济该怎么发展就发展,管这个干什么?西方白皮出尔反尔的事还少吗?[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14 11:16

    白皮双标又伪善!——电力来源广泛,石油受制于人,电车还能技术进步,油车吃老本!

  • 2024-03-14 08:43

    只是争取更多美粉站位,还是想主导汽车领域,美国每一块领域都要主导,还装啥呢[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13 22:07

    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地球是很环保的。

  • DD 6
    2024-03-14 09:58

    比亚迪那款概念车:没有卡钳,没有刹车盘,没有转向柱,刹车全过程动能回收。船夫哥说,要不是法规限制,那车就上市了。新能源肯定比燃油车更环保。

  • 2024-03-14 13:56

    这文章就像照妖镜一样让键盘侠无处藏身。

  • 2024-03-14 13:02

    电动车代替了摩托车,以后也会基本代替轿车。认真说,我跟车时,如果前面是油车,特别是大巴车,我得将空调切换成内循环,但如果是前方是电车,就省了

  • 2024-03-14 02:37

    支持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 2024-03-14 15:08

    这是犹太资本在背后布的局,马斯克有可能被犹太资本绞杀。

  • 2024-03-14 11:54

    我也不管哪个排放大,国家支持啥咱就支持啥![笑着哭]

  • 2024-03-14 15:19

    欧美国家这几年给中国设的套,中国都搞的不错。

  • 2024-03-14 16:47

    欧美西方人喜欢吃牛肉羊肉,人人放屁排放量是亚洲人的1.8万倍[呲牙笑]

  • 2024-03-14 15:58

    瑞典的环保少女该登场了吧

  • 2024-03-14 06:48

    学习一下,欧美是如何控制科研论文方向为政策服务的。

  • 2024-03-13 19:44

    那燃油车让人呼吸进入体内起过多少百万个微塑颗粒他们怎么不对比值是多少,可靠数据怎么算出来的

  • 2024-03-14 11:16

    美国反对的就是中国一定坚持制造电车

  • 2024-03-14 01:50

    西方人就是这样,见惯不惊

  • 2024-03-14 01:52

    在电动车市场,美、欧、日同中国比没有任何优势。中国参与的市场寸草不生。

  • 2024-03-13 20:00

    电动车是趋势,以后发展成核动力,谁还愿意加油或充电?

    钢都有铁有山有水有才子 回复:
    那是核电池或叫能量块
  • 2024-03-14 08:35

    油车与电车之争,实质就是美元与人民币之争,美元利用美元挂钩石油控制全世界,我们只有绕开石油发展电动车,才能侧底崛起。。。

  • 2024-03-13 21:43

    特斯拉好像是美国公司

  • 2024-03-13 21:46

    欧美放弃也是被迫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 2024-03-14 07:46

    西方比我们多烧很多年的燃油怎么不说呢?工业排放更是多了很多年。

  • 2024-03-14 12:55

    白皮们信用破产,只能无底线造谣看能不能继续忽悠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简介:种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