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大教授自杀是非升即走的错吗?两证据显示学校没“逼”他走

东东学说 2024-05-13 14:42:20

南京林业大学38岁的宋凯副教授,因为入职四年没有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导致考评未通过,被学校由副教授降为讲师,在家郁闷自杀了。这个消息让很多人痛心不已,一时间成为社媒的热点。

不管是谁,看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可惜。一位38岁的青年才俊,因为工作受挫,丢下年轻的妻子与2岁孩子,静悄悄的走了;确实难以让人接受。

痛心会痛心,宋凯的自杀真是网络上所说的,是被高校的“非升即走”政策逼得吗?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宋凯的工作过往。

网络上关于宋凯的介绍是北大硕士,加拿大UBC博士、博士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没有说的他的本科,他的本科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当然考上北大硕士,说明他也很优秀。

2019年4月,他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南京林业大学,在该校的环境工程系任教。由于其学习履历出色;高聘为副教授(暂时的),考评期为四年,不达标就要被降级或者离开南林。

到了2024年,宋凯的考评期结束,但是宋凯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被学校降为讲师。他无法接受现实,认为是侮辱,最后自杀的。不过要说一下,这个自杀原因是社媒爆料的,不是官宣的结果,不具有权威性!

宋凯的自杀,在社媒上被认为是南京林大“非升即走”的用人制度逼的;很多网友把矛头指向南林大;同时认为学校没有给宋凯足够的科研支持,才导致他考核没有达标;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宋凯作为南林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打压是不存在的,正常说学校对国外名校博士比较的重视;不关心的说法有点臆断了。

宋凯的自杀真是被逼的吗?有两点证据显示学校没有“逼走”宋凯,反而说明学校当时给宋凯留了后路。

一、南林大与宋凯的合同是公开的,双方当时就有约定的,这个宋凯及其家人比较清楚。准备签约,就准备有压力;实际这是一个对赌协议;对宋凯有一定的要求!

二、南林大没有“逼走”宋凯,是降为讲师,依然是有工作的;只是地位差距很大。从这方面说逼“走”是不存在的。

从以上两点看,宋凯当时的合同不是非升即走,而是不达标就降级。同意你就签字;不愿意可以不参与人才引进的,完全自愿!

宋凯的自杀,学校没有法律与道德上的过错;那么是谁的问题呢?是个人能力,与社会就业内卷的结果;非常让人惋惜。

一个人死都不怕,还在乎什么脸面呢?干其它工作,可能会生活得更好,他是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才崩溃的!

文末总结

高校老师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背后的辛酸苦辣。越是名校老师压力越大,没有科研成果注定会被淘汰的;基本所有名校都采用非升即走的用人制度,其实国外也一样的。

宋凯的自杀,提醒后来人;读书荣誉仅是过去,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科研与心理承压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狠了;否则过犹不及!

0 阅读:854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8:34

    申请不上项目又没有经费的名校,不是坑导师就是坑学生!

  • 2024-05-13 19:53

    公司也没逼我加班啊,都是自愿的

  • 2024-05-13 20:34

    学校有责任

  • 2024-05-14 10:04

    学校帅锅,读了几十年书,名校毕业,连考核都通过不了,这种心理打击是重要原因。不过有点想不开,成果跟平台关系很大,这类高校申自科很难,再看看中山大学的人才引进就应该释然了。

东东学说

简介:社会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