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穆遗书》的传人中,既有古代名将,又有“抗日奇侠”

千易评历史 2023-02-24 07:35:01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岳飞留下的奇书《武穆遗书》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无数江湖人士听说其上记载有岳飞将军的盖世武学,为了得到它使出了浑身解数。

不料《武穆遗书》其实是一本兵法,这也让欧阳锋等高手,大失所望。

▲欧阳锋剧照

而历史上,岳飞确实也留下了一部家传绝学,和金庸先生小说的描述恰好相反,它就是一本地道的拳法秘籍。

这本“武林秘籍”在岳飞后人及后世传人的保护下,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这就是《岳家拳谱》。

岳飞作为中国南宋名将,其在参军前曾经在武术大师周侗门下学习武术,并在其基础上对一些技法进行了改良,岳飞也因此拥有了极其出色的搏斗技巧。

在统领岳家军后,岳飞将这些技巧重新整合,将部分拳法传授给了麾下的将官和士兵,这也是岳家军拥有超群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公元1141年,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回朝,岳飞预知大事不好,在回朝的路上,特取道湖北武穴,看望四儿子岳震。

▲南宋名将岳飞

他此行的目的除了与儿子见最后一面外,还有意将自己精心编写的《岳家拳谱》交给儿子保存。

因为拳谱中有部分技法以及秘诀他并没有传给外人,他担心如果自己遭遇不测,那么这些精妙的技艺就将彻底失传。

之后不久岳飞与岳云父子便在风波亭遇害,岳震以及前来投靠自己的五弟岳霆改名换姓,一边逃避南宋朝廷的追杀,一面苦学拳谱上的武艺打算为父报仇。

▲风波亭

几年之后,岳飞父子的罪名得到平反,岳震还受邀出仕为官。

在离家之前,他将拳谱交给弟弟岳霆保管,并嘱咐他将家传绝学传承下去。

岳霆担心拳谱中的武艺被心术不端之人学去,于是他在临终前定下了《岳家拳谱》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即使岳家子弟,也必须经过长期考察,确定其心地忠纯方可传授。

▲岳震塑像

就这样,在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岳家拳谱》在岳飞后人之间传承了二十代。

期间也有一些外姓弟子受到了岳氏后人的点拨,比如南宋名将余玠就是岳霆三子岳琨的弟子。

他虽然没有学到所有《岳家拳谱》,但也领悟了其中精髓,后来也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到了第二十代传人岳立三从师父处接到拳谱,已经是晚清年间了。

岳立三从小就对武术十分热爱,在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也学有所成,成功考取了武举人。

▲清代武举人

但入仕之后,岳立三受到了官场同僚的排挤,空有一身好功夫却无处施展,最终只能回到家乡。

对官场和晚清社会心灰意冷的岳立三,找到一处道观修行,并自称“无上道人”。

之后的时光里,岳立三一边精进岳家拳法,一边在岳氏子孙中寻觅可造之材,但当时岳氏后人都对习武不感兴趣,直到岳立三年老,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这让他心急如焚。

一天岳立三正在观中练功,一名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小伙子,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看到岳立三后,他纳头便拜,恳请其收自己为徒。

岳立三询问后得知此人名叫田德和,是武穴当地人,之前就知道岳家拳法,如今受到乡里恶霸的欺压,想要报仇雪恨,便前来请求岳立三传授自己武艺。

▲《岳家拳谱》书影

岳立三此时还不想打破不传外人的祖制,便拒绝了田德和的请求。

田德和并没有因此离开,而是在道观旁搭了一个草棚住下,每天打扫院落为岳立三挑水做饭。

两人的感情愈来愈深厚,但岳立三始终不开口收其为徒。

直到一年大旱,道观门前的湖水干涸,一头野猪通过河床跑进了道观,将年迈的岳立三顶翻在地。

▲野猪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田德和跑了进来,用尽全身气力掀翻了野猪,用拳头将其活活打死,这才救下了岳立三的性命。

次日岳立三便正式收田德和为徒,并在道观中将岳家拳法倾囊相授。

田德和报仇心切,学起功夫也格外用功夫,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武术高手。

在岳立三的嘱咐下,田德和先后去往嵩山、沧州等地与少林、武当以及其他各门派的高手过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也将岳家拳法的精髓融会贯通。

▲少林武僧

岳立三去世之前,再没有收其他的徒弟,因此田德和也就成为了岳家拳的第一位外姓传人。

由于他为了报仇,和岳立三修炼了拳法中的“铁裆功”,这让其终生不育,拳谱也被田德和传给了大弟子翟庆元的手中。

翟庆元本想将拳谱传给自己的儿子翟中武,他也很快就掌握了岳家拳法的精髓,成为了武林高手。

但翟中武并不想隐居山林,在二十岁时便到武昌,做了孙中山先生的贴身侍卫。

结果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后被敌人钉死在了城楼之上。

▲孙中山先生

无奈之下,翟庆元将拳谱传给了徒弟库伯资。

这个库伯资也是一名奇人,他虽然视力不佳,但听力和身手远超常人。

据说仅凭听声辨位,就能用手中的烟杆击落五六名顽童同时扔来的石子。

1938年库伯资更是凭借手中烟锅以一敌三,杀死了三名欺侮村妇的日本士兵,这让其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抗日奇侠”。

但是他的家人也因此惨遭毒手,库伯资晚年将拳谱交付给了小徒弟朱付业。

朱付业和前辈们一样,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与此同时,他还将拳谱中记载的外科医术练得炉火纯青,并借此成为了江西九江一带最有名的外科医生。

当时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来找他看病,他也因此积累了十分可观的财富。

▲影视剧中的《武穆遗书》

但后来这笔财富却为他招来了祸患,其儿子更是因此自刎而死。

万念俱灰的朱付业,将拳谱传给了弟子张为松,是为《岳家拳谱》的第二十五代传人。

张为松继承了《岳家拳谱》后,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他的几个儿子在劳作之余,也跟着父亲一起修炼拳谱上的武术。

其中三儿子张业金对于武术最为痴迷,经常天不亮就爬起来练武,甚至在一个月里就穿坏了三双新鞋。

张为松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也早已将张业金当作下一代岳家拳的继承人。

▲表演枪术的张业金

在张为松临终之际,其将张业金叫到了身边,郑重地将《岳家拳谱》交到了他的手上。

在嘱咐过儿子一定要好好练武之外,他还将门派的不传之秘,告诉了张业金。

原来在拳谱之外,岳家拳还有几个在亲传弟子间口口相传的秘术,张业金在接受采访时以其中的“昏迷钩子解”为例进行了讲解。

所谓钩子指的是人身上的一处“钩子穴”,其不同于中医理论中的穴位,因此常人不得而知。

▲穴位图

张业金说人在昏迷时,若按压人中无效,则可通过按压钩子穴使人清醒,当年其父亲的师爷库伯资就曾经用这招,救活了一名从高处坠下的年轻人,在场之人无不啧啧称奇。

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张业金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拳谱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于是其便手抄了一本拳谱陪伴父亲下葬,传承了五代的手抄古本则被他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交给当地的考古机构评估。

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张业金手中的《岳家拳谱》被证实为历史文物,但博物馆考虑到门派传承的需要,将其归还给了张业金。

▲表演岳家拳的武者

此后张业金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表演岳家拳,其精湛的武术技巧和华丽的身姿,经常引得观众连声叫好,对岳家拳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及改编的影视剧在国内风行。

张业金在看到有关《武穆遗书》的桥段后,便拍了几张《岳家拳谱》的照片,并附上一些资料,托人寄到了香港请金庸先生过目。

他本来以为忙碌的金庸先生不会理会自己,没想到金庸先生不但写了回信承认自己小说中的《武穆遗书》是虚构的,张业金这本才是正宗的。

▲金庸先生的小说作品

同时还希望张业金能够将拳谱的文本抄送一份寄到香港,他希望在当地的报纸上连载刊登,并承诺给予一笔丰厚的稿费。

但张业金认为这样的做法违岳家拳的祖制,毕竟他也不能保证看到报纸的,都是正人君子,便婉拒了金庸先生的请求。

不过此事依然在两岸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岳家拳谱》也进一步为大众所熟知。

▲金庸先生

如今岳家拳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张业金也成为了该项目的继承人代表。

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相信岳家拳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并在新一代传承人的手中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走进<武穆遗书>》,刊登于《武当》2016年07期

0 阅读:2

千易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