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占据新能源一半江山,传统汽车人为何连连败退?

12缸汽车 2024-01-19 23:38:29

在猪都会飞的新风口,天公又是往往不作美。怪异的现象,就存在于新能源汽车时代,纵观过往——传统汽车人创业者,几近溃退;而被认为不专业、不懂车的互联网人,越混越好,逐步绘制出属于自己的蓝图。

为何会造成如此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很值得去讨论。

不说几年前,就是近一两年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是已然身处悬崖边上的,就有天际、爱驰、威马等新势力品牌。

这些新势力虽是“新”,但创始人都是出自传统车企,比如天际的创始人张海亮,毕业于同济大学,于1994年就加入了上汽大众,并曾在规划部、产品部、采购部等多个部门任职,且在2010年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2014年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统汽车人”。

爱驰的创始人付强,科班出身,1989年就加入了一汽集团,后加入初建的一汽-大众担任重要岗位,在汽车行业近30年的时间里,曾还加盟上汽大众、北京奔驰、沃尔沃,在营销板块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威马的创始人沈晖,更是多方涉猎,不仅有着车企的经验,还有着供应商的经验,更是曾经加盟吉利,带领团队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且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近期高合汽车被曝“停工、裁员”,即便官方出面澄清,但长时间月销几百辆的业绩,又如何让企业稳中向好地运转,难免让他人质疑。相似的情况是,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亦是有着一份经验丰富的履历,如付强一样,曾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

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连锁反应,没有个消停。哪吒汽车自2022年以15万辆的销量拿下新势力年度销冠之后,2023年业绩下滑,全年销量为12万辆,CEO张勇公开反省,而后又因一连串迷之言论,让人咋舌。外界不得不为这位新势力创始人中几乎仅存的传统汽车人,感到一丝的担忧。

形成反差的是,同是新势力,却是不同的出身,有着不同的命运。理想创始人李想、蔚来创始人李斌虽早年就涉足汽车行业,但围绕在媒体范畴,和互联网搭边,算是“互联网人”的一员;何小鹏卖掉UC实现财务自由,而后创建小鹏汽车,更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人。

而在诸多的新势力败走之后,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企业,异军突起,加紧猛攻新能源——这两家无一例外的,都是互联网公司。

那么,真的是老天不眷顾传统汽车人,而把机会都留给互联网人吗?

天际汽车定位模糊,知名度极低,没有围绕“产品”二字先打造出爆款车型;爱驰尚未在国内站稳脚跟之余,一味追求“走出去”;威马过度讲究低价,烧掉300亿元却没有形成竞争力;而高合在定位上剑走偏锋,个性之余定价偏高,在没有打造好品牌形象的前提下,销量寥寥。

传统汽车人和互联网人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营销。深耕于互联网多年的互联网人,显然又懂得如何拿捏消费者的心理,“微博之王”李想在理想L9上市之际喊出“500万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李斌“谁还买油车”的言论,余承东不断标榜“遥遥领先”,虽然都被指责为过度营销,但对比在传统车企摸爬打滚多年的创始人——思维是否被禁锢,决定了自己在新赛道的成功与否。

另一方面,新势力在管理上更偏向于扁平化管理,以小鹏为代表,尊崇同学文化,而不过度渲染层级化,在决策上明显会快于传统车企,营销脑洞无疑也会更大;反观传统车企,一言堂之风盛行,前面所提到的多位创办新势力的传统汽车人,在业内基本有20年以上的经验,当角色从“打工人”转变为“创始人”后,以专业自居,一言堂的现象便极有可能愈演愈烈。

比较统一的是,“互联网人”造车之所以拥有更大的概率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都是二次创业,这是完全区别于“传统汽车人”的。经历过创业,经历过失败与挫折,方知创业之艰辛,即便是站在风口上,也必须充满危机感。

固然,之所以会有危机感,皆因“钱”。在过去新势力大量涌出的阶段,融资几十亿上百亿司空见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还能持续获得融资,又是另一回事。新的赛道,必然需要有持续的资金供给,才能逐步实现扭亏为盈,而在实现扭亏为盈之前,有的人懂得制造噱头融资,有的人不懂,则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看来成功与否,皆非天意,自始至终的,都是人为使然。

0 阅读:0

12缸汽车

简介:12缸,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汽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