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最先进火炮居然要拉火绳发射?

达哥有点味 2024-02-23 10:44:25

现代火炮为什么会保留拉火绳这种看上去很原始的击发方式?

经常关注军事新闻的朋友应该看到过,

在各种演习中偶尔会有炮手站在十米开外使用拉火绳来击发炮弹,比如在我军服役了50年的59-1式130mm加农炮,

你说他年纪大了不够先进,PLZ-05式155mm自行榴弹炮够先进了吧?同样也会使用这种击发方式,

PLZ-05履带式155mm自行榴弹炮首炮发射使用拉绳击发(图源网络,侵删)

所以拉绳子击发和装备先进与否没有关系,这在军事术语中叫“稳炮温炮”。

什么叫稳?指的是测试阵地情况,稳定火炮状态,

什么叫温?指的是提高炮管温度,进入最佳工况。

《解放军陆军地面炮兵兵器与操作教程》中明确规定,

为了防止意外,新领的、新检修完毕的、长期未射击过的以及长途行军后的火炮,开始射击的前三发,应当使用拉火绳击发,

发射前应将炮班成员撤离至火炮后方,并利用地形掩体进行隐蔽。

防止什么意外呢?这里有一个名词叫“冷炮射击”,

意思就是火炮在远程转进进入阵地后进行第一次实弹发射时,

药包温度不恒定,炮膛温度低,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经过良好的润滑,底板驻锄不够牢固,

这个时候火炮技术状态和稳定性比较低,容易发生炸膛甚至掀翻炮位等事故,

所以要求前三发炮弹炮手在距离火炮后方10米外使用拉火绳击发。

现代火炮的炮弹分为弹丸和药筒两个部分组成,

药筒的作用是在密闭的空间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将弹丸给挤压出炮管从而实现击发,

药筒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的TNT,从存放的地方长途跋涉来到战场或者演习场,一路的颠簸,再加上各种气象环境,这个时候药筒的内部是极其不稳定的,

而火炮发射还要考虑到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炮管内部是否干净,以及击发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就会发生炸膛,尤其是冷炮射击。

炸膛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一个炮班9个人左右,120mm以上大口径火炮发生炸膛,基本非死即伤,

牵引炮可能还相对好一点,像05式自行榴弹炮这种封闭炮塔的,大家处于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一旦发生意外恐怕就是尸骨无存。

当稳炮温炮作业完成,火炮达到最佳工况,也就不再需要拉火绳,可以进入正常流程,使用击发机发射,

击发机类似于步枪的扳机,安装在炮身一侧,

通常情况下,一炮手负责开膛,二炮手转移弹壳,三炮手装填新炮弹,四炮手装药筒,五炮手装引信,六、七炮手辅助,八炮手瞄准和开炮,

九炮手作为炮长负责接收连营部发来的作战命令以及指挥所有相关事宜。

基本上所有国家的炮兵操作程序都大同小异,大口径火炮冷炮射击前三发一定是使用拉火绳击发,

包括像美国陆军现役主力自行榴弹炮M109A6 “帕拉丁”,德国陆军PZH-2000这些先进火炮皆是如此。

美军主力自行榴弹炮M109A6“帕拉丁”使用拉火绳冷炮射击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遥控击发,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战场电磁环境复杂,任何电磁波收发装置都不如一个绳子来的安全和可靠,

而且拉火绳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无需任何保养和外接能源,简直就是居家旅行,演习实战之必备。

0 阅读:73

达哥有点味

简介:观点难免迥异,旗帜必须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