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加特林机枪,当时发明的初衷,竟然是为了减少伤亡?

笑语春秋 2024-04-12 13:39:48

加特林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机械制造,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在他十几岁时,便已经能够独立发明并制造螺旋桨、插秧机等小型器械,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非凡的天赋。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加特林成为一名医生,在战地医院工作。每日目睹那些年轻士兵因战争而遭受的惨状,原本鲜活的身体变得残缺不全,伤亡士兵的数量更是触目惊心,这一切令加特林深感痛心。这也激发了他强烈的愿望,发明一种全新的火力强大便于操控的枪械,几个人就能相当于几十个甚至上百人的战斗力。这么一来战争就会结束的更快,减少战场上伤亡士兵的数量。

1861年,加特林借鉴了左轮手枪的原理,开始着手设计新型机枪。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862年成功设计出了第一款机枪,1862机枪。这款机枪的射速惊人,每分钟能够发射两百多发子弹,无疑为当时的战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加特林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1865年,他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设计出了一种转管机枪。这款机枪的每一根枪管都配备了独立的击针,使得射击速度和火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此后,加特林又进行了多次完善,将弹膛和枪管分离,并加入了撞击火帽,使得机枪的设计更加成熟。但是最开始军队的高官们并不感冒,于是加特林参加了各种武器比赛,以证明加特林机枪的优越性能。

直至1866年,加特林机枪终于正式被美国陆军部队所采纳,并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威力。这款机枪也迅速成为了美国人的噩梦。

在著名的七日会战中,北方军凭借12挺加特林机枪和一万多发子弹,对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当时,一位随军的战地记者目睹了这场战斗,他这样描述道:“加特林机枪射出的子弹如同镰刀收割麦子一样,成排地扫倒对方士兵。”

尽管在南北战争时期,加特林机枪并未被大面积地装备到军队中,但其惊人的威力仍然导致了数万人的丧生。

自1884年起,随着管退式、半自由枪机式等原理的自动武器相继问世,加特林机枪因体积庞大、重量过重以及容易炸膛等弊端,逐渐被真正意义上的机关枪所取代。这款机关枪便是马克沁机枪,它巧妙地利用发射时的残余能量完成抛壳、装填等一系列动作,实现连续发射。

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展现出了其恐怖的威力。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德军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压制下,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统计,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1.9万,法军也有20.4万士兵伤亡,更有数万人下落不明。

后来,加特林在自传中回忆,他发明机枪是为了减少士兵参战的比例,降低因战争导致的死亡。然而,结果却与他的美好愿景背道而驰,加特林机枪最终成为了战场上最冷酷无情的杀人利器。

0 阅读:22

笑语春秋

简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持续分享历史上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