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诸侯”之谜: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大禹要杀防风氏

诸史 2024-05-18 00:02:06

史记记载:舜摄政时,“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国语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相关记载见诸其他文献,都提到防风氏在禹会诸侯、确立大禹政治地位时因为“后至”而被杀。

问题在于:“四罪”之中,除了大禹之父鲧被杀之外,其他都被流放,但防风氏仅仅“后至”,仅仅只是迟到,就被大禹杀了,即便在军法如山的后世,如此对待一方重要诸侯也显得极为苛刻,既然如此大禹为何如此果决的杀防风氏?

禹会诸侯地点之谜

国语记载:禹会诸侯是在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被杀。

史记记载:“汪罔氏(防风氏,汪姓之源)之君,守封、禺之山。”其中,封山之阳有风渚湖,临近太湖,在湖州德清境内。同时,《路史》、《述异记》等文献记载防风氏在吴越一带,据说孔子还曾见过吴国使者带来的防风氏巨骨。

以此来看,禹会诸侯当在绍兴会稽山!

但问题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看,如果禹会诸侯在会稽山,以此确定自己的政治地位,那么夏朝就不太可能在中原,而这又与诸多史实相悖,既然如此大禹在何处举行诸侯大会的呢?

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大夫对孟孙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因此,对于“禹会诸侯”,史书又有“涂山之会”之说。

在安徽蚌埠涂山附近的“禹会村”,考古发现“禹会村遗址”,发现这是一处经过人工实施的具有专一性功能的大型盟会场所,时间上与大禹时代高度一致。除此之外,还发现大约30万平的龙山时代遗址。

“禹会村”是汉代已有的称呼,在此发现单一功能的大型会盟遗址,显然不是巧合。且,旁边恰巧有涂山,还位于淮河边,这与史书记载的淮夷涂山氏又一致,淮夷是东夷九族之一。这一切都在说明,禹会诸侯的地点就在安徽蚌埠禹会村!

著名学者徐旭生指出:“今会稽在浙江中部,可是当日的会稽实为今安徽的涂山,为大禹的妇家所在。”

其实,所谓“会稽”即“会计”,本义是汇总计算功绩。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并计算各个部落功绩,因此蚌埠涂山才是“会稽”之所在。至于绍兴的会稽,或是夏朝分封(史书之论),或是夏人迁徙于此,然后为了纪念大禹而命名。

难怪大禹会杀防风氏

根据史书记载,防风氏在浙江湖州一带,至今吴越之地还有其相关传说。但问题是,湖州距离蚌埠约400公里,与大禹妻家势力相距甚远,两者没有什么利益冲突,那么大禹为何要杀防风氏?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探讨防风氏的由来。

防风氏位于湖州地区,而在更早的时期,此地属于良渚古国势力范围。因此,防风氏是良渚古国解体之后,所出现的又一股强大的良渚残余势力,是百越部族领袖,或领袖之一。

以良渚遗址考古看,距今大约4200年前,良渚遗址被弃用,此时处于尧舜时期。或许,此后良渚真正分崩离析,其中防风氏成为最大的继承者。

防风氏属于良渚集团,大禹属于夏夷集团(夏族与东夷联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让大禹要在涂山之会上杀防风氏呢?

原因很简单,无论良渚集团,还是夏夷集团,都在向外扩张,寻找更好的资源,两者之间就会发生冲突,比如下述两个遗址:

首先,位于江苏泰州兴化的蒋庄遗址,是一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其中考古发现300座坟墓的大型墓葬群,所出土的尸骨基本皆有砍痕,伤痕累累,说明是他们参与过战争。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墓中随葬了遭到残忍对待的头骨,而检测表明头骨源自北方。

其次,位于江苏徐州新沂的临近山东省的花厅遗址,面积高达70万平方米,是一处良渚中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m60墓中,殉人高达五个,是群墓中最多的,但却不见墓主,因此墓主身份高贵,却可能死于与东夷的战争,没能找到尸体。

显然,良渚文明向外扩张,早就与东夷势力发生了冲突;良渚古国解体之后,防风氏作为主要继承者,应该延续了与东夷的冲突。作为夏夷联盟的盟主,大禹有责任打击良渚势力,于是才有大禹杀防风氏。

但在涂山之会时杀,应该与地利、人和有关。因为,相比河南或山东地区,蚌埠距离湖州、或距离防风氏的核心区、或距离防风氏扩张据点近一些,且涂山氏是淮夷中最大最强的一支,与大禹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大禹在涂山召开大会,是在铁杆盟友势力范围内、集合夏夷兵力以打击防风氏,胜利之后“会稽”功劳。

余论

学者夏星南认为:“防风国的覆灭是良渚文化突然消失的最直接的原因”。

越国自称夏朝少康分封庶子无余的后代。史记记载:“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将两者联系起来,极有可能是在夏朝持续打击之下,良渚残余势力被消灭或臣服,包括防风氏灭亡,于是才有夏朝分封无余于越。其中,大禹针对防风氏的军事行动,对其可能只是一次沉重打击,后来夏朝还有征伐,最终才真正灭掉了防风氏。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国语等

3 阅读:496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2:26

    大禹的妻子叫涂山氏,这句话就说明大禹和他的妻子·子孙都是夏民,涂山氐就是一个山民身份,离贵族相差十万八千里,想想一个部落的首领会娶一个民糸吗?身份对等吗?

  • 2024-05-18 11:22

    我猜测大禹是良渚后人。 1,会稽会盟,会稽距离良渚不到20公里。 2,共主大舜明明在黄河流域,会稽会盟却不在黄河,而在长江。 3,良渚拥有世界上最早的水坝。正好符合大禹父亲的治水方法。

  • 禹会诸侯,首先,诸,祭祀!侯,大地湾F411地画,伏羲女娲造人图。是后来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原版!禹会诸侯,就是大禹统一九州的旗号:天下一家,天下共祖伏羲!这正是老子所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知道把伏羲当作始祖祭祀,伏羲家许已退出历史舞台。伏羲家族担任华胥女娲部落联盟首领,只到孙子仕,便被孙女佳用武力夺去,恢复母系氏族。只敬女娲为祖。后大禹(与伏羲是同一母族华胥)夺取政权,恢复对伏羲的祭祀!“夫徍兵者,不祥之器”。徍用武力夺取政权,断了对伏羲祭祀

  • 2024-05-18 15:08

    夏朝有部落诸侯万余,到商代还有三千,到周代是800,秦统一前还有七雄加卫国。

诸史

简介: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