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附中推荐生面试“烧脑”升级,1小时完成“笼中取刺”“充气球”

新黄河 2024-05-18 19:10:26

5月17~18日,济南12所进行推荐生招生试点的高中举行集中测试。每年,由于题目“够烧脑”,山师附中的推荐生面试都备受关注。今年的题目再出新,能力考查要求考生“笼中取刺”“充气球”,古今结合,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动手能力;综合面试紧贴社会热点,山东菏泽网络红人“郭有才”也出现在考题中。

1小时完成“笼中取刺”“充气球”两道题

5月22日,山师附中的推荐生考试进入到能力考查与综合面试环节,能力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动手能力,今年的题目有两个,分别是“笼中取刺”与“充气球”。

每位考生面前放着一个“笼中取刺”装置:笼子由5根木棍组成,笼子中的小球带有12根小刺。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在规定时间从笼中完整取出小刺球,还要将小刺球放回笼中复原装置。

“充气球”测试,摆在考生面前的除了气球外,还有供他们充气的工具——一个空水瓶、一把锥子、一卷胶带。考试规定不能通过嘴吹气的方式给气球充气,同样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任务。

两项测试的时间一共是1小时,由考生自由分配时间,两项测试的分值不同,“笼中取刺”满分4分,“充气球”满分6分。

山师附中教务处主任张卫普介绍,两道能力考查题在题目立意与设计上,学校的团队都下了功夫。首先在立意上,两道题是一古一今,“笼中取刺”源自鲁班锁,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益智玩具,学校也希望通过该题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劳动创造智慧”;气球在我们当今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也是营造氛围感和仪式感不可或缺的元素,“充气球”看似简单,背后的原理是否能破解?这也是通过这道题想传达给考生的。

考查学生的决策力、洞察力,也借助考题给中考生加油打气

在能力考查上,这两道题主要想测试学生的决策力、洞察力、思考力等,以及是否有毅力、有韧性等意志品质。比如,两道题的分值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易也不一样,如何在1小时内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把两项任务圆满完成,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对自我的统筹与决策。“笼中取刺”需要观察找出木棍中间最大的一个缝隙,然后从这个最大的缝隙中慢慢将小刺球取出,这就需要学生先要学会观察,再通过空间和逻辑推断才能完成任务。

张卫普介绍,现场有些学生的表现还是很让考官惊喜的,58名考生中,有10名考生“充气球”完成得不错,有三分之二的考生能完成“笼中取刺”,不过,他也告诉记者,有些考生在“笼中取刺”中能取出但不能复原,这说明学生在取出时并没有记住“路径”,观察力与细心度不够,很可惜。当然,考官会在整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并不是取不出来就不得分。

此外,中考在即,学校也提到,两道题还有着好的寓意,希望所有的中考生能够一鼓作气,用最好的状态“冲刺中考”。

“郭有才”进入面试题,仍要求家长参与面试

能力考查后,是综合面试环节。今年,山师附中的面试与去年一样,让考生家长一起参与。

学生们的面试题跟往年变化不大。题目主要是英语对话,时政、科技、网络现象等综合类题目。据山师附中政教处主任李宏波介绍,今年的题目依旧贴合时下热点,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对当前社会实际问题以及历史故事能够进行理性分析。比如“山东菏泽小伙‘郭有才’的走红,你怎么看”便是其中的一道题。

今年的面试环节,同样有家长的参与。在面试与家长的沟通中,主要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学校相契合,“为何会选择附中?”“当孩子的人生目标与家长的期待目标相冲突时,家长怎么办?”“你认为孩子有什么优点”等都是沟通的题目。

据悉,今年山师附中推荐生笔试共有近500人参加,按照1:2的比例,58人进入综合能力测试和面试阶段,最终录取29人。山师附中的推荐生笔试考查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侧重选拔理科思维学生,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面试中让家长一起参与,是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并科学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家校携手,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李莉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