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永远的敦煌少女”惊艳春晚

鑫娱记 2024-02-11 20:54:55

常沙娜,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女弟子,他的父亲,便是有着“敦煌保护神”之称的常书鸿。

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她,以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敦煌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央视春晚创意节目《年锦》的艺术顾问,惊艳了全国观众。

敦煌情结

1931年,常沙娜出生在法国,但她的艺术启蒙却始于敦煌。

早年,常沙娜随父亲常书鸿来到敦煌,沉浸在莫高窟的壁画之中,临摹学习,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段经历不仅为她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埋下了她与敦煌的不解之缘。

在她的艺术世界中,敦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跨越千载的传统纹样

《年锦》是一场将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大型舞台表演。

节目选取了汉、唐、宋、明代等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纹样,展现了纹样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传承。

汉代的庄重、唐代的繁复、宋代的清新、明代的寓意,每一个纹样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

融合与创新

在《年锦》的舞台上,古代纹样不仅仅是静态的图案,更是通过演员们的现场表演和虚拟合成技术,呈现出一场“古代时装大秀”。

汉、唐、宋、明代的服饰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勾勒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

这种融合与创新的表现形式,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魅力。

艺术传承者

常沙娜被誉为“敦煌的女儿”,这个称号是她对敦煌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不懈努力的肯定。

作为一位艺术家,常沙娜将敦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使命。

从敦煌壁画的临摹开始,常沙娜就深深地沉浸在敦煌文化的海洋中。

她跟随父亲常书鸿来到敦煌,学习临摹壁画,领略其中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随着艺术修养的日渐丰厚,常沙娜开始将敦煌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她设计了和平鸽真丝丝巾,将敦煌的鸽子图案与和平的主题相结合,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和平的祈愿和向往。

在设计人民大会堂天顶装饰的过程中,她设计了一朵唐代风格的大花,以敦煌的藻井图案为灵感,使天顶装饰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国家重要场所增添了文化气息,也将敦煌的艺术魅力传播到至大江南北。

除了艺术创作,常沙娜还积极参与敦煌文物保护工作。

她倡导保护敦煌文化遗产,积极支持相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常沙娜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诠释了对敦煌的情感和使命。

艺术创作的精髓

常沙娜的艺术创作充满了文化智慧。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民族的文化底蕴与科学的艺术表达相得益彰。

常沙娜一直秉持着周总理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艺术原则。

她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中国传统纹样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舞台表演中,呈现出了独具魅力的古代时装大秀。

通过虚拟合成技术的运用,她创造出了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在她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焕发出的新活力。

结语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女儿。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敦煌的深情,用自己的艺术创作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对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永远不会褪色。

1 阅读:479

鑫娱记

简介:欢迎你来看娱乐圈的趣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