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首支正规妇女武装,为革命披肝沥胆,许多英烈血洒祁连山

龙仔观史 2024-04-09 17:11:18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一支妇女武装力量的事迹广为流传,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色娘子军。实际上,在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曾成立了多支正规妇女武装,其中成立最早、最为正规的妇女武装力量,当属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这支部队不仅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探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伟大足迹。

提倡男女平等,广大中国妇女得到解放

大家都知道,几千年来,受封建统治的压迫和束缚,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境遇悲惨。比如在当时的川北地区,“马有笼头猪有圈,婆娘有个男子汉”曾是当时这一带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但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妇女开始看到了解放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提出了妇女要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同志一律平等的口号,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为广大妇女指明了走向自由与平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还利用唱歌、演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揭露旧社会对妇女的迫害。通过有效教育引导,成千上万的劳动妇女再也不愿当“童养媳”、“干女子”,形成了追求男女平等的意识。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已经觉醒的广大妇女要求参加红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来,她们在人民军队中广泛从事医疗卫生、通讯接线、政治宣传等辅助性后勤工作,为革命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顺应革命需要,妇女独立营登上历史舞台

时间来到1933年3月,面对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红四方面军将主力部队都集中到前线作战,因为青壮年男子多参军参战到了前线,保障后方安全和稳定成了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红四方面军领导层认为,发展妇女武装是赢得革命胜利的巨大力量,于是有了建妇女武装的想法。

此消息一出,立马遭到不少人反对,他们普遍认为让女同志加入革命队伍可能会扰乱军心、影响作战。面对这些疑虑,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多次找到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领导进行解释和争取。

经过深思熟虑,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从川陕省委机关和众多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通江县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由陶万荣任营长、曾广澜任政治委员,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直接领导妇女独立营的工作。从此,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诞生了。妇女独立营一成立就和正规部队一样开展军事训练,并在实战中取得辉煌战绩,得到方面军首长充分肯定。

1933年10月,因为红四方面军打败了田颂尧的围攻,作为临时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宣布解散,但是保留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这个编制番号,妇女独立营的女战士重新分配到部队的医护及后勤工作岗位。

迅速发展壮大,妇女独立营扩张为妇女独立师

1934年3月,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调集川军150个团将近20万兵力对对苏区发起了疯狂的六路围攻。出于革命战争形势需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要求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人员迅速归建制,并扩编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编制人数2000多人。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共同北上抗日,把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连同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共2500多人,在旺苍县王庙街整编为妇女独立师,由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辖两个团,最盛时人数近1万人。这支部队的女战士们,是真正拿得起枪加入一线战斗的,属于实打实的一线满编师作战部队。

长征急剧减员,最终血洒祁连山

1935年4月,妇女独立师8000多人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渡过嘉陵江开始长征。同年5月,红四方面军对妇女独立师进行整编,将妇女独立师缩编为妇女独立团纳入正式的野战部队序列。

经过长征,妇女独立师人员有比较大的减少。1936年10月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同年10月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最后西征中大部牺牲,至此这支转战川陕甘、屡立奇功的巾帼之旅从此消逝。

抗战前夕,我军决定不再建立妇女部队,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便成为人民军队史上乃至世界军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力量。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作为人民军队中第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经历战斗之多、走过道路之曲折,在妇女运动史上是罕见的。她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真理,值得永远铭记!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需要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传承弘扬她们身上那种信念坚定、顽强战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0 阅读:36

龙仔观史

简介:致力于科普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