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的王牌精锐,德械师!

历史小旋风 2024-05-19 08:25:51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与德国合作组建了德械师,这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这些士兵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卓越的战斗能力。

1933 年,中德开始军事合作,为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一个“德国军事总顾问团”,该团由德国名将汉斯·冯·塞克特将军领导。塞克特抵达中国后,提出了一个以有限的物力财力,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 60 个师的整编计划。这个计划因为 1937 年 7 月 7 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但仍然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德械师的士兵主要来自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他们是从原国民警卫第 1 师和第 2 师中挑选出来的精英。教导总队的各级军官都是德国顾问亲自训练出来的,总队的武器装备也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教导总队的编制为:师辖步兵旅 2 个,步兵团 4 个,军士营、特务连、通信连、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营、辎重兵营各 1 个,全师共 13000 余人。

1937 年 8 月 13 日,淞沪会战爆发。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 100 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 9 个师团 22 万人,伤亡 9 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 73 个师 70 余万人,伤亡 25 万余人。德械师作为中国军队的精锐力量,率先投入了战斗。他们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战斗能力,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尽管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色,但他们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他们的装备虽然精良,但在面对日军的优势火力时仍然处于劣势。此外,由于中国军队缺乏有效的后勤保障和支援,德械师的战斗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淞沪会战后期,德械师的大部分装备都已经损失殆尽,士兵们只能依靠手中的轻武器与日军进行战斗。

淞沪会战结束后,德械师的剩余部队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

在南京保卫战中,德械师88师遭遇了重大损失。南京保卫战是保卫首都南京的一场关键战役。88师在战争开始前已经是从南京溃败下来的部队,撤退到南京后未来得及休整就被编入战斗序列,负责防守雨花台侧翼地带。由于部队中补充了许多新兵,加之原本的士兵还未从先前的失败中恢复,部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在雨花台的防守中,88师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尽管士兵们勇敢抵抗,但最终导致了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剧。

武汉保卫战,也称为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德械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河南的富金山地区进行防御,这里是武汉东北的门户,对于阻止日军南下至关重要。在富金山战役中,德械师面对日本两个主力师团的进攻,进行了长达10天的顽强抵抗。尽管他们的战损高达90%,但仍然坚守阵地,没有让日军越过一步富金山战役中,36师的编制超过一万人,但在战斗接近尾声时,还能拿起枪的士兵不足800人,其中包括许多轻伤员。这些士兵被临时编为一个团,直接归军部指挥。36师的战损超过90%,整个师仍然死战不退,最终守住了富金山主峰。88师在右翼的防守同样艰苦,面对日军近两个师团的夹击,同样遭受了重大伤亡。

在这两场战役中,德械师的士兵们继续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然而,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德械师的剩余部队在这两场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至此,德械师这支曾经辉煌的部队退出了历史舞台。

德械师的历史虽然短暂,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牺牲唤醒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为民族尊严和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而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有先进的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保障。

3 阅读:350

历史小旋风

简介:资深的业余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