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中国文化,你只需要读懂这本豆瓣9.6评分的书!

笔墨之林 2024-04-12 21:26:19

隆冬已至,白雪纷飞,衰草枯树有了雪的装点,摇身变作玉树琼枝。

雪装饰了天地间的万物,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堆雪人、打雪仗、制作雪玫瑰、打卡故宫的白雪红墙、看一看在雪地里撒欢的糖霜小熊……各种活动,格外热闹。

不过,和雪适配度最高的氛围,其实不是热闹,而是风雅。风雅在“独钓寒江雪”的寂寥,风雅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风雅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绝妙。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将赏雪的风雅写到极致的莫过于《红楼梦》中的雪天联诗。瑞雪普降之时,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广饮酒赏雪,即景联句,一展诗才,结束时点评优劣,落第的宝玉要受罚,连处罚的方式都别致风雅——去栊翠庵求取红梅,于是,又引出一节踏雪寻梅的桥段,将冬日雪天的活动写得活色生香,诗意盎然。《红楼梦》真不愧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以96年这版《红楼梦》为例,豆瓣已经超过40万人评价,评分仍旧高达9.6。

《红楼梦》包孕丰富,像一个浓缩的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能跨越时空与当下产生共鸣。人们能从《红楼梦》里看到许多生活侧面:有人看见政治,有人看见史传,有人看见家庭与社会,有人看见恋爱婚姻,有人看见明心见性,有人看见谶纬奇书……正是由于它兼容并蓄,蕴含丰富,红学泰斗周汝昌才会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红楼梦》是一部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红楼梦》这三个字早已家喻户晓,但是要问它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则难免众说纷纭。许多人说《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宝黛爱情悲剧的小说,但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宝黛的爱情只是书的一部分,曹雪芹还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社会各阶层的悲欢离合,荣辱盛衰,在周汝昌看来,《红楼梦》应该称为“中华之文化小说”,这部书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要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其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以“文化小说”来看《红楼梦》,书中的许多费解之处都能豁然开朗。

曹雪芹说《红楼梦》“大旨谈情”,这个“情”并不是简单的爱情。曹雪芹借用宝玉的视角,为书中众多女子的命运而忧伤思索,他能看到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她们的干才(如熙凤),她们的志气(如探春),她们的识量(如宝钗),她们的高洁(如妙玉),她们的正直(如晴雯)……都胜过掌权的须眉浊物不知多少,他为她们的喜而喜,为她们的悲而悲。这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不但在思想上,在具体内容上,《红楼梦》也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小说”。曹雪芹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实际却写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通过曹雪芹的描写,我们能看到先人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饭,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礼数相接,如何思想感发,如何举止行为。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情趣,他们的遭逢,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荷担,他们的头脑,他们的心灵……我们都可以从《红楼梦》中找到最好的、最真的、最美的写照。

怪不得周汝昌会发出这样的倡议: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红学第一人”周汝昌要读通《红楼梦》,并不是容易的事。《红楼梦》里有太多的谜团,八十回之后的内容遗失,为它增加了更多神秘色彩。这样一部内容出色、谜团遍布的作品,怪不得能吸引众多顶级国学大师钻研、探究。一个世纪之前,王国维用西方比较文学的方法分析《红楼梦》,写出上万字研究心得,为研究《红楼梦》的新阶段拉开了大幕。之后,蔡元培写下了《石头记索隐》,胡适写出了《红楼梦考证》……众多学者前赴后继,将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做成了一门显学。其中有一位大师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被誉为“红学第一人”的周汝昌。

周汝昌出生于天津,他很有语言天赋,大学就读燕京大学西语系,之后又上了中文系研究院,毕业后做过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剧周岭曾经说过:“周先生是红学界空前绝后的一代宗师……周先生之前,红学研究多属零碎的、浅层次的索隐。胡适虽然将治经学的方法引入红学领域,也开了考证方面的先河,但毕竟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多,也没有系统的专著刊行。因此,周先生的成就是空前的。红学自周先生的《新证》出版,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研究时代才告开始。”这里说的《新证》是周汝昌早年发表的《红楼梦新证》。这本书是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开始,也是“红学”新时期的开始,后来的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等诸多分科,都是由它引发的。周汝昌也从此和《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这部名著。周汝昌从事“红学”研究60余年,写下大量相关著作,如《曹雪芹》《红楼家世》《红楼真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等。

90岁时的周汝昌先生如果说写下《红楼梦新证》时的周汝昌还是一名稍显稚嫩的“红学”领域后起之秀,那么晚年的周汝昌就是“红学”的一代宗师,作品更加成熟老道、广博包容,他的观点和境界,能为阅读《红楼梦》的广大读者提供许多启发和指导,让读者有更多收获。

《红楼十二层》,红学泰斗毕生研究精华之作《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是周汝昌晚年出版的毕生研究精华之作。

十二层次,别出心裁妙解红楼周汝昌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创新性地从十二个角度研究、解析《红楼梦》,全方位探寻了《红楼梦》的种种谜团,为阅读和研究《红楼梦》提供了新的启示。十二个层次分别是:文化、本旨、女儿、灵秀、审美、自况、脂砚、探佚、真本、索隐、解疑、答问。

阅读《红楼梦》经常碰到的各种疑问,几乎都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找到答案。

周汝昌家人授权,典藏级特装纪念版2023年正值周汝昌先生诞辰105周年,我们获得周先生家人授权,郑重推出书口彩绘特装版,纪念先生,回馈读者。

锁线裸书脊装帧,古朴典雅,可以180度平摊,阅读体验十分舒适,配有数十幅高清彩插,图文并茂探秘红楼。

特别收录多幅周汝昌书法墨迹,都是周先生评点《红楼梦》的墨宝;

附赠:《红楼梦迷你百科》、精美书签;

《红楼梦迷你百科》全彩印刷,内容分为八类:器物、饮食、习俗、游戏、戏曲、美术、园林、植物,收录160多个词条,数十幅插图,作为阅读《红楼梦》的小工具,既实用又精美。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心武也是一位红学迷,他曾经就《红楼梦》的有关问题向周汝昌先生请教,两人留下许多来往信件。刘心武谈起这位红学前辈时说:他称自己为“解味道人”,可见,他的快乐并不是想当“红学泰斗”,更不想当而且远避“红学霸主”,他只是以对《红楼梦》不懈地深入体味有所解读而心生大欢喜。希望与《红楼梦》相逢的读者,都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大欢喜”。

0 阅读:4

笔墨之林

简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最好的自己,过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