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必有后遗症——人在职场,少点说谎

芥菜树下 2024-05-06 11:09:36

谎言,一定会带来后遗症。

首先,是对这个撒谎的人。

当一个人习惯了撒谎,别人看他,无形中就已经贴上了不可靠的标签:这个人就是不会实话,就是会骗人,我可得当心。贴上这个标签很容易。只要随口几次谎言,就会被贴上。但想要撕下这个负面的标签,要难得多。可能一辈子都撕不下来。不管以后的表现如何诚实,不讲假话,前面说谎的印象太深,别人提到,依然会说是那个撒谎的人。

狼来了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无论这个故事迭代到哪个版本,一些内核的东西不会改变。一次次的谎言,看似是骗到了别人,看似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爽感,最后坑得最狠的,还是自己。职场上一样的道理。第一次说谎,自己如果认为这样做不对,多少还会有点内疚感。进而向其他人给出几个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或许,也会因此获得别人的谅解。

假如事情能够停留于此,再好不过。至少在与之相关的事情上,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和人群中,不会再有谎言。

然而,现实操作中,很难停留于此。原因很简单:说谎的成本太低了。——至少,从表面上看,说一个“小小”的谎言,不过就是上下嘴皮子碰几下的事儿。

再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谎言,有时候还真有人信了。还真有人,为此进入配合你的轨道了。假如不说谎,同时要达到谎言中的能力和实力,那得额外付出多少努力啊。

再说,看看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他们不是努力了吗?也没努力出什么不得了的成绩啊。还不如上下嘴皮子碰一碰,几句话的事儿。

再说,虽然有人上当了,但是,事后不也选择原谅了吗?咱们的关系,不也没遭到多大的破坏么?

……

这么低的成本,能拿到那么好的结果。芥菜树下问,尝到了这个甜头,有几个人能到停留于此?

所以,说了一次谎,接下来的,常常是更多的谎言。第一次“狼来了”,消耗了他人的真诚和善意。即使选择了原谅,第二次“狼来了”时,真诚和善意会大大降低。半信半疑地,发现再一次上当。那么,撒谎者在他人心里的标签,已经贴得很牢了。

在群体当中,这个人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别人也不敢再信任。毕竟,职场上被坑,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面子。真心会肉痛,谁敢不长记性?能够帮助,或者愿意帮助,跟他一起走的人会越来越少。而在职场上,孤家寡人是很难的。

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鼓励谎言。即使在现实情况下,会选择一些“妥协”和“应变”,以应付突发的状况。但一旦回归正常,任何的团队,都不可能鼓励谎言。

更不可能,给习惯说谎者更多的机会。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