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再度南下和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甘宁夜袭曹营灭敌锐气

史海撷英 2024-05-08 09:58:22

建安十八年(213年) ,曹操决定再次亲率大军东征孙吴。此时距赤壁之战结束已经过去了4年多。彼时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北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遂又将征服者的目光扫向地处长江下游的江东。

经过充分的准备,已经逐渐走出惨败赤壁阴影的曹操再统大军水陆俱进,攻打孙吴,欲一雪前耻。而彼时已迁都建邺(今南京)的孙权也在整军备战,并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早已没有了当初赤壁鏖兵时的仓促与惶恐。

孙权麾下重将吕蒙事先已经得知曹操将再次大举攻伐江东的消息,遂建议孙权在濡须水口(今安徽无为县城以北)两岸夯筑城寨,以阻抗曹军。孙权采纳吕蒙之策,于是下令在巢湖出水口夹岸大兴土木,修建营寨,取名濡须坞。“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之。”

濡须口位于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濡须坞地势险峻,是曹军东下的必经之路,孙权在此修筑城寨、坞堡,非常恰当,等于一把扼住了曹操的咽喉。

当年正月,曹操亲自统率大军誓师东征。曹军步、骑号称40万,浩浩荡荡直扑濡须口而来,声势骇人。孙权率水陆7万人进驻濡须坞,抵御曹军。曹军的兵力数尽管有所夸大,但仍是吴军的3倍有余,孙权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可谓众寡悬殊。但曹军远道而来,后勤保障较为困难,且山遥水远,粮草转输非常麻烦,而且曹军来自北方,将士皆不习水战;而孙权父兄三代经营江东,甚得江东父老拥戴,又是本土作战,且备战已久,兵精粮足,后勤有保障,兵员补充迅速。如此一比,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濡须口之战,以占有绝对优势的曹操回撤而告终,却让人始料未及。

史载,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开至濡须口,岸上旌旗蔽日,刀枪林立,人喊马嘶,帐连数十里,河中战船如云,船帆一眼望不到边,曹军倾巢而来, 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甘宁劫营

二更时刻,夜已深,曹军前锋因连日奔波,非常疲惫,均缩在营帐里昏昏睡去,其守卫也已松懈,疏忽大意的曹军先头部队做梦也没想到,吴军猛将甘宁竟敢仅带百余名骑士前来偷袭踹营。“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余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疋,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余,北军便退。”

曹操这次攻伐江东是有备而来,并在舆论上大造声势,宣传曹军大兵压境,孙权必败,对江东士气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此之前,曹军势如破竹,好几次挫败吴军,赢得了数次胜利,江东军民人心惶惶,士气愈发低落。甘宁以小博大,率百余突击队员夜袭曹营,斩杀千余敌军先锋, 又能全身而退,大获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日益涣散的士气,将士们受其感召,皆一扫颓废,人人奋勇争先,拼死阻抗曹军。“曹公出濡须,袭从权赴之,使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五楼船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袭出。袭怒曰:‘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于是莫敢干。其夜船败,袭死。权改服临殡,供给甚厚。”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率40万大军在濡须口与孙权的7万吴军僵持了1个多月,反复鏖战数次,均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大军远征,每日消耗巨大,粮草难以为继,面对吴军的坚决抵抗,曹操进退两难,一筹莫展。

面对不利困境,曹操逐渐萌生退意。史载,“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

既是死敌,又惺惺相惜

曹操见吴军军容颇盛,且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攻打一月竟毫无进展,而江东士气似乎益发高涨,逐渐气馁,心生退意,曹军久战疲惫,发起主动进攻的次数也日渐减少。孙权观察到曹军的变化,兵者凶器也,他也不想长期和曹操这么耗下去,“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孙权话里有话,言外之意是,江东大军精于水战,很快就能如鱼得水,大展所长,这群“旱鸭子”还不快滚回北方去?难道还要待在这里等着挨收拾吗?

曹操这句话似有两层含义,一是他也意识到春季河水暴涨对己不利,退军确实是明智之举,二是他认可孙权“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觉得自己就是孙权最强劲的对手,也是他最大的威胁。曹操虽自负,但也有自知之明,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况下,撤军是唯一正确选择。随后,他主动率军北归。

濡须口之战,是曹、孙两个老对手之间的第二次较量,曹操亲率40万大军来袭,接连攻破孙权在长江西岸构建的营寨,孙权损兵折将,丧师失地,就连吴军重将、江西都督公孙阳都被曹军擒获做了俘虏。“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随后孤勇者甘宁率百余死士偷袭曹军前锋,一举扭转颓势,使曹操大军被阻抗在濡须坞下长达月余,再也进不了一步,最后铩羽而归。吕蒙深谋远虑,孙权临机决断,董袭忠勇殉国,甘宁奇袭之勇,都在濡须之战中一一凸显,江东弹丸之地,却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曹操要想在短期内速战速决拿下东吴绝无可能。

1 阅读:36
评论列表
  • momo 8
    2024-05-08 10:02

    孙十万:是我指挥甘兴霸作战的。。。。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