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机3次黄海挑衅,被解放军战机顶了回去,澳总理表示无法接受

黄教授 2024-05-09 10:15:25

图为图为阿尔巴尼斯

澳大利亚的军机连续3次跑到黄海撒野,中国人民解放军果断出手,派出歼10战机强硬驱离,被教训后,澳总理抱怨称无法接受。那么,澳军机主动挑衅解放军在先,事后为何还要装“可怜”?澳军机3次跑黄海撒野,背后又是美国推动?澳军机跑中国家门口挑衅,会不会影响刚恢复的经贸关系?关于以上3个问题,我将从此次解放军驱离澳军机的事件中来具体为您分析。

图为歼10战机

5月6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发表声明,称5月4日他们的一架“海鹰”直升机在黄海海域遭到中国军机的拦截。据澳防长马尔斯称,中国出动一架歼10战机,在“海鹰”直升机前方300米,上方60米处投下多枚干扰弹。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7日表示,说这是“不专业”的,并称“这不可接受”。对此中国外交部当天做出回应,表示澳方舰机蓄意抵近中国领空,危害中方海空安全,中方此次的做法是正当合理并符合国际法。

第一个问题:澳军机主动挑衅解放军在先,事后为何还要装“可怜”?

这次是澳大利亚军机主动挑衅在先,解放军反制在后,事后为何还要装“可怜”?

对于这次的拦截事件,中国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声明,是澳军机挑衅在先,中国军机反制在后。而澳方却不知悔悟,还装“可怜”表示不能接受。这说明澳大利亚对中国还是抱有一定的投机心理。此前中国外长访澳,两国关系得到修复,阿尔巴尼斯还亲口承诺将努力推动中澳关系的发展。

图为美日澳菲联合演习

但从最近澳方的举动来看,“努力”的方向则是完全相反。先不说前段时间联合美国菲律宾日本在南海的军事演习,4月份澳政府推出的《澳大利亚未来制造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外国投资加强审查,实际上就是冲着中国来的。澳方的这些小动作,针对中国的意图很明显。

澳大利亚做出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都是先找事,然后被中国反制之后就倒打一耙,比如在去年的11月,澳大利亚就指责中国海军在一起“国际水域”的相遇事件中对他们使用声呐武器。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抹黑中国,充当美国遏华的“急先锋”。

图为在黄海的澳驱逐舰

除了这次的黄海,澳大利亚的舰机在南海、台海、东海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澳大利亚的实力无法与中国对抗,于是就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受害者”,以“弱者”的身份博取其他国家的同情,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抹黑中国。

第二个问题:澳军机3次跑黄海撒野,背后又是美国推动?

澳达利亚的军机3次跑到黄海撒野,背后又是美国推动?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需要怀疑的,如果没有美国的鼓动,澳大利亚是没有理由来挑衅中国,毕竟得罪一个大国对自己的发展会有一定影响。从3月中国外长访澳就能看出,澳大利亚其实是希望与中国缓和关系,但如今态度又发生转变,很有可能就是美国在背后推动。

图为奥库斯联盟

近段时间,美国在亚太动作不断,努力推动奥库斯联盟的扩大,日本、韩国都相继表示或将加入联盟,亚太版的“小北约”正在实质性的成形。此外,美国为了让菲律宾继续挑衅中国,还在夏威夷举行了美澳菲日四国防长的会晤,一个新的“四国集团”正在初步形成。

而在美国的这些动作中,都有澳大利亚的身影,所以反推过来,澳大利亚所有针对中国的动作,其实都是美国的授意。不管澳大利亚对华的态度究竟如何,其本质都是美国“遏华”圈子中的一员,它的动作实际上都代表着美国。

第三个问题:澳军机跑中国家门口挑衅,会不会影响刚恢复的经贸关系?

澳大利亚军机这次跑到中国家门口挑衅,会不会影响刚恢复的经贸关系?

近段时间,中澳之间的经贸关系有所缓和。在过去几年里,澳大利亚深度参与到美国的对华制裁中,在5G、中澳投资和对华贸易上故意制造困难,对此中国也发起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对澳大利亚的一些产品增加关税,导致其国内相关产业损失惨重。于是在阿尔巴尼斯上任后,就急于缓和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且还亲自访华表示诚意。

图为澳出口中国的煤炭

终于在今年3月29日,中国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这意味着中澳之间持续几年的贸易斗争迎来缓和。但驱动澳大利亚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是经济利益,作为西方阵营中的一员,注定在文化,意识形态等其它领域与中国有巨大差别,再加上美国的鼓动,造就了澳大利亚在对华关系上的“两面性”。这种态度是不利于中澳关系进一步发展的。

其实,只要澳大利亚停止挑衅行为,中澳之间是完全能够正常发展。在5月7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对此事的回应中,中方称澳方应该停止一切挑衅行径,以免破坏中澳两国关系的大局。这说明中国是给澳大利亚留有合作空间的,同时也表明中国希望与澳方友好合作。

总的来说,中澳资源高度互补,缓和两国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但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澳大利亚被美国视为亚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到美国掣肘,这注定了中澳关系难以摆脱美国的阴影。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0 阅读:16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