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大盘点!让人“打眼”不断的和田玉造假!

天工乐物 2024-05-06 20:25:09

文玩行业之所以名声不好,造假泛滥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和田玉市场,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

假:

一、假材质

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假和田玉最常见的材料就是玻璃和树脂,业内也称为料器。

还有一些天然的石英岩金丝玉,还有方解石玉的“阿料”。虽然手法拙劣却一本万利,主打的就是骗一个算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二、假籽料

籽料价格高,山料价格低,但证书出的却都是和田玉,所以就有了山料仿籽的空间。

喷砂毛孔是这两年的造假主流,小面积的假毛孔很难辨识,杀伤力不可谓不高。

三、假皮色

现在流行玩皮色,同样的籽料皮色漂亮就能价格翻番,二上加强的优化料也应运而生。

除了加法还有减法,比如有黑点的黄沁,用药水处理一下就会非常完美,至于戴上有没有危害就不知道了。

冒:

一、冒充玉种

十个卖青海料的,九个都说自己是野牛沟料,殊不知野牛沟料已经比籽料还稀有了。

另外还有塔县黑青,满世界都是,却怎么看怎么不对头。好一点的是青海黑青,更糟的就是广西黑了。

二、冒充产地

传统和田玉仅指新疆和田玉,其他什么俄料、青海料都是广义和田玉,不能算和田玉的“正宗”。

于是就有了俄料、青海料冒充的新疆料,本来产地鉴定就存在争议,想较真也没办法。

三、冒充产状

说到产状问题肯定还是仿籽,但却不是人造仿籽,而是用俄籽来仿和田籽料。

俄籽虽然叫籽,其实更像是一种山流水料,比起山料尚有不足,更别提和籽料相比了。

伪:

一、伪证书

和田玉的鉴定证书分两种,一种是只看材质的国标证书,一种是能辨别皮色和产地的N1证书。

先不讨论这两种证书的有效性,但只要有需要,鉴定证书就可以批发,而且还是上网可查,真是令人“佩服”。

二、伪大师

很多和田玉雕件都会打出大师亲工的招牌,但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收藏证书和留款。

收藏证书同样可以批发,至于那个款,基本和打孔是一个道理,十块钱一个您来几个?

三、伪玩料

和田玉天生不完美,尤其是和田籽料,十籽九裂、僵皮黑点都是正常现象。

为了迎合市场对玩料的需求,封蜡料、优化、修形应运而生,前者是化妆还能接受,后者则是医美,很难保证天然性了。

劣:

一、劣等品种

虽然不想把玉石分为三六九等,但是为了避免藏友高价买低货,该说的必须要说。

有很多低端和田玉,比如罗甸玉、韩料、唐河料,和传统和田玉还有很大距离,买来玩玩还行,收藏就算了吧。

二、劣等品相

绺裂、窜脏、僵皮、石纹、白棉、黑点,虽然天生就有,却也是和田玉让人头疼的瑕疵。

何况还有很多劣质雕工,不但起不到美化效果,甚至不如不雕,连机器工都比它看着好了。

三、劣等品质

现代玩家有一个误区,觉得东西再丑至少还是个真玉。虽然我做和田玉生意,但真不希望藏友带一些品质低劣的藏品。

那样不但拉低身份,还会让人觉得这人啥都不懂,吃药打眼的手段就都来了。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