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登顶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书记把南京种满梧桐树

红色记忆录 2023-12-16 15:15:15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说的就是六朝古都南京。伴随南京城走过近一个世纪风雨的法国梧桐已经成为南京的情结。为人不知的是,实际上南京种满梧桐树也和毛主席有着一定的关系。

1953年,毛主席在南京视察期间,来到了中山陵。当他看到郁郁葱葱的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后来副书记把南京种满了梧桐树。那么,毛主席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南京中山陵的历史变迁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并没有立即被送到南京,而是先移被暂时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决定等南京陵园建成之后,再正式安葬。

后来,宋庆龄和孙科等人来到南京东郊紫金山下,看到有一处山峰气象雄伟、视景开阔,当即决定将陵墓建造在此,这就是今天的南京中山陵所在地。

1929年5月26日凌晨1时,孙中山灵柩迁移到中山陵。奉安大典后几年,南京国民政府又在中山陵四周继续营造了一系列纪念建筑。

直至1933年初,所有的工程才完工,这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中山陵建筑群体。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期间也开始对南京进行了近四个月的空袭。而中山陵职工在中山陵建筑上披上伪装的草,采取种种措施进行保护。

留守陵园的80名卫士,签下了“与陵墓共存亡”的誓言书。虽然蒋介石为了保护中山陵,主动撤离了中国守军,但日军并没有放过中山陵。

1937年12月12日,日军炮轰了中山陵灵堂,炸毁了多处设施。守卫中山陵园的工作人员,有26人被日军杀害。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了还都大典。

当天,蒋介石率领约五千多名军政官员到中山陵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建立广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礼”,进行一系列活动。同时,周恩来也在那天带着中共代表团与各界代表参加了活动。

在南京谈判期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也曾多次到中山陵拜谒。

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过江前夕,蒋介石在儿子的陪同下,最后一次拜谒了中山陵。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跨越长江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临走之前对陵墓的负责人说道:

“毛泽东、周恩来对孙中山总理很是尊敬的,你们不要跑开,他们是不会为难你们的,枪可以交掉。”

果然,南京解放后,陈毅首先下令“保护中山陵”,解放军一个营的部队和平接收了陵园。此后,陵园的卫队和解放军一起站岗护卫陵园。

就在南京解放的第二天,毛主席还特别给粟裕、张震下令,要他们注意保护南京的孙中山陵墓,对守陵人给予照顾。

当南京市委首任书记兼市长刘伯承,想去中山陵拜谒时,当时是7点,得知陵园要到上午8点才开门。在场的游客表示可以要管理人员提前开门。

刘伯承却坚持要遵守这里的规矩,和大家一起等待开门。于是他们在大门外等待了一个小时。后来,刘伯承还专门派人从云南、贵州等地调来2万多株梧桐树,种植在中山陵园四周。

此后,毛主席在视察南京时,来到中山陵拜谒。

毛主席拜谒中山陵提出一个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都先后到南京中山陵瞻仰拜谒。

1953年2月23日下午2时,毛主席乘坐轿车从省委招待所出发,沿着平坦的柏油道路,来到了中山陵。

车队停在中山陵广场上,在陈毅、谭震林等人的陪同下,毛泽东一行人沿着中山陵的墓道向上走去。

在毛主席来之前,公安部门想到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拟定了一条小路。毛主席得知后,却说道:

“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

进入陵门后,毛泽东精神饱满,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走停停。2时50分左右,毛泽东成功登顶,进入了祭堂,他在孙中山先生的坐像前敬献了花圈,上面写着他亲笔写下的“孙中山先生灵右,毛泽东敬挽。”

献完花圈后,毛泽东默哀三分钟,后来认真地看着墙壁上刻写的《建国大纲》。

走进墓室后,毛主席询问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在何处。柯庆施告诉毛主席白色卧像下面的五米深处就是中山先生的遗体。

毛主席看着卧像,长叹一口气,绕着墓穴转了一圈。后来他们来到祭堂,来到外面宽大的平台上,举目远眺,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可毛主席看着看着脸色就变了,他感觉很是不对劲,中山陵内植被茂密,但南京城中却很少见,大都是一些建筑的颜色。

毛主席脸色突变,表情严肃地问身旁的副书记:“这些树是老蒋和他的国民党种的吧?国民党有一片地都知道种满树,现在整个南京城是我们的,那我们不应该在整座城中种满树吗?”

江书记听后,赶忙表示,等您下次来南京会是另一番景象。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

多年后,毛主席再次来到了南京,看到了南京满街的梧桐树,很是开心。便夸赞道:“江书记任务完成的不错嘛,这才是我党管理下城市该有的样子!”

其实,梧桐树在南京很早就有了,在中山先生移灵时,陵墓内就已经种好了一万多株梧桐树,为中三先生护灵。

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的遗愿,将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在南京地方志里记载说,每年植树节,蒋介石夫妇也会在南京种植梧桐树,以纪念国父。

据记载,在蒋介石在南京期间,就买了两万棵法国梧桐种满了南京的街头。

后来到了新中国成立,市长刘伯承也相继从湖南运来两万棵梧桐树和雪松。后来又栽种了不少法国梧桐树。当时刘伯承看到山路边有一根木棍都要过问,是不是砍了紫金山的树。

1960年12月,周恩来、陈毅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晋谒中山陵,见到紫金山被大量砍伐,周恩来严厉地批评道:“国家再穷也不能动紫金山上的一棵树!”

因此,南京的梧桐树,在各方面的保护下,得以茁壮成长。1953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江苏省决定以栽种梧桐树为基本品种。

当时,南京六百多条大小道路,都种植了梧桐树,总数就有十万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气势磅礴,两排梧桐树的顶端连接了起来,就算是日头再毒,南京人一点都晒不到。

因此,南京的法国梧桐造福南京人民,也和中共领导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6 阅读:5828
评论列表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