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世界杯|当你昏昏欲睡有人目光炯炯

正观新闻 2022-11-22 15:30:39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你被英格兰大胜伊朗的畅快淋漓撩拨得心潮澎湃的时候,一定不会那么快安然睡去,而且还无形中调高了对接下来荷兰VS塞内加尔的期望值。

很显然,许多人都跟我一样,失望了。眼前的这支荷兰队,就不说上世纪风靡全球的“三剑客”时代了,更没有罗本、斯内德,当家球星只有后防中坚范戴克。更要命的是,这样一支“平民荷兰队”,还抛弃了过往的激情,踢得极为克制。纵然塞内加尔足够狂野,但“非洲雄狮”犹如遇到了一张无形的网,除了挣扎,就是挣扎。当你在深夜里面对这样的场面的时候,昏昏欲睡,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关于被荷兰队“催眠”的这件事,我是有经验的。2010年的南非,我从约翰内斯堡驱车数百公里跑到德班,就是为了看荷兰如何摧毁日本,但呈现在眼前的只有乏善可陈,特别是斯内德的进球之后,荷兰人干脆就磨起了洋工。很自然,在那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的冬日暖阳下,我睡着了,还很香。

荷兰跟塞内加尔踢到第84分钟的时候,终于有了波澜,但让我警醒的不是德容那脚写意的斜传,也不是加克波鬼魅般的跑位,而是镜头闪过的荷兰队替补席:老帅范加尔庆祝的样子根本不是久攻不下终有斩获的狂喜,而是水到渠成的坦然,但双眼却是目光如炬,哪有一个身患癌症的人该有的虚弱?再想想他提起的目标——荷兰队要拿冠军,心下不由凛然。荷兰人的表现让资深的解说张路也心生疑惑:难道是胸中自有丘壑,一切有意为之?再把时间推到12年前,我又一次见到那支“不思进取”的荷兰队时,已然是冠亚军决赛,那是他们自1978年之后的最佳战绩。

不求好看,但求实用,荷兰人确实变了,但变得也无可指摘。世界杯就是一个波诡云谲的大战场,各自的地位、实力、目标都不一样,所做的谋划、所采取的策略也完全不同。英格兰那般一上来就挥洒自如当然讨喜,用最小的消耗和代价一步步去换取收益也是一种选择,并不能否认看上去庸常乏味的荷兰人下的是一盘“大棋”。当然,也有本钱不足的小户人家,哪有什么辗转回旋的余地,必须一上来就拿出全部家当,拼尽全力,比如随后的威尔士和美国。

用央视评论员的话说,那只能算得上一场“英冠级别”的较量。言下之意,激烈有余、精彩不足。没错,两队确实显得粗糙不够精细,但自始至终的快节奏、强对抗也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这场比赛实际上展示了一个世界杯的门槛:没有充沛的体能,没有向前的意志,没有足够的勇气,总还是在“养生球”上打转,那么世界杯永远就是一个梦。

即便是“低层次”的较量也并非没有看点,甚至还足够传奇。33岁的贝尔,已经远没有巅峰时期的强壮与犀利,但他的经验依然是威尔士的法宝。1958年,他们上一次参加世界杯还是多么遥远的事情,贝尔的进球延续了“红龙”的历史。像他这样成名已久却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球星,被调侃成“世界杯上的老处男”。但比起拉什、吉格斯这些前辈,老处男自有老处男的荣幸与骄傲。实现传承的还有美国队的进球功臣蒂莫西·维阿。他的父亲乔治·维阿,曾经贵为世界足球先生,但终其职业生涯却从未能登上世界杯舞台。乔治·维阿现在的身份是利比里亚总统。利比里亚总统的儿子,代表美国队参加世界杯,是不是有些奇怪?不,世界杯就是这么一个多元、包容的大舞台。

威尔士和美国队打平,对于伊朗是一个有利的结果。即便首场惨败,小组出线的希望也并没有就此破灭。其实比赛结果并不影响伊朗赢得应有的尊重。在那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入场仪式上,他们双唇紧闭,但面色坚毅,目光炯炯。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