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男人只要出轨一次,就会有无数次?真的是这样的吗?

陈曼心理 2024-05-15 15:29:16

最近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男人只要出轨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男人只要出轨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似乎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一句话,可这句话犯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错误。

——只有条件才能推导出结果,任何一种结果是无法推导出另一种结果的。

这句话的逻辑是:某个「条件」导致了某个「结果」,但是,「出轨一次」和「出轨无数次」实际上都是一种「结果」,而且这两个「结果」之间也并非有着必然的联系。

导致「首次出轨」和「多次出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不相同的,心理学上有个大家较为熟知的词叫「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一栋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人修补,不久后你会发现,其它完好的窗户也被人打破了。

这个效应恰好诠释了亲密关系中被破坏的信任感:如果你的伴侣出轨了但是没有被正确对待和处理,ta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出轨。

所以,你意识到问题的核心了吗?

「出轨一次」和「出轨无数次」这两个「结果」之间是否会形成类似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问题不在于第一次的发生(而且第一次的发生我们几乎是无法预料的),如果两个牌之间如果距离足够远,第一张倒下根本带动不了下一个的倒塌。

关键在于面对出轨这件事时,你和ta是如何处理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就像是被打破的那扇窗得不到有效修补,其余的窗很有可能也会支离破碎。

数学上有条曲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代表了很多现象的发生概率,这条曲线叫做正态分布曲线,它两头低,中间高。

它也被称之为「常态分布」,就像是生活的常态:非常优秀和非常糟糕的只是分布在两头的少部分人,大多数都是不上不下、卷不动又躺不平的普通人。

同样,心里一刻都没有动摇、哪怕一次都没有想过出轨的,和一直出轨、反复出轨的人,其实也都是少数。普通的大多数人,意志可能并非始终坚定,但也不是绝对的烂人,好的、坏的一面都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一边拥抱着你给你温暖,一边又在刺痛着你,让你又爱又恨。

也正因如此,面对出轨,我们才会如此的痛苦,既害怕对方仍旧会反复出轨,内心又忍不住想「万一他真的不会再犯了呢」。

既然伴侣「出轨一次」能否演变为「出轨无数次」的关键在于:当背叛发生后,两个人是否处理和解决了彼此之间的核心问题。

那到底什么问题才是核心所在呢?爱?感情?……

很简单,是信任和沟通。这是避免「出轨无数次」发生的关键。

信任是最高级别的爱,而沟通是实现信任最有效的方式。

01「出轨一次」和「出轨无数次」的转变点——信任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叫做「信任背摔」,就是一个人站在高的地方背着倒下来,下面的人接住ta。

你能做到毫无顾忌地倒下去吗?

如果不能的话,你是一开始就不太信任别人能够接住自己,还是经历过一次发现真的没人接住自己之后才不敢倒下去的呢?

同样的,你是始终都在担忧和怀疑你的伴侣会不会出轨(无论出轨有没有发生),还是发现自己被背叛了之后才不敢再去相信对方了呢?

当「出轨一次」发生的时候,第一种人会有一种「我就知道」、「果然如此」的自嘲和悲观心理,陷入「自证预言」的漩涡当中,间接地导致了对方「出轨」周而复始。

而第二种人会在心里树立起一层自我防御的围墙,害怕再次被骗,试图「封心锁爱」或「自欺欺人」。

不让对方甚至是自己察觉到自己身上的问题,竭力回避着「出轨」带来的痛苦和变化,或者过于长久地沉浸在受害人身份,以期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躲避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那些真心想要悔改的出轨者。

「出轨一次」后,如果两个人没有努力去建立信任、重塑信任,只是表面上一个人企求原谅、另一个人表示不再计较,那么就有极大的概率会演变成「出轨无数次」。

可是,ta都出轨了,我还能选择去信任他吗?

如果你仍然觉得这个人有留在身边的价值,如果你想规避对方「出轨无数次」的发生,就需要冒一点风险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把这个难题简化成一个普通的选择题,就像是选择工作一样,那么,你在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是如何权衡的呢?

《心智觉醒》这本书中提到了做选择时的三个层次:

01内心纠结,头脑混沌

这个阶段的自我拉扯感是最重的,该不该重新信任他?要不要换个人重新开始?很迷茫而且毫无头绪。

甚至,如果不是已经到了撕破脸皮、不得不面对的地步,自己还想着继续逃避下去。

这个时候如果被逼迫着做出选择,轻易地选择了原谅或是转身离开,还没做好准备就急着做了决定,大概率会故态复萌。

02条理清晰

这是冷静下来理性开始回归的时候,我们平时做选择经常会进入的一种状态,对选项进行多维度的优劣比较:

我们的感情基础足够深厚吗?到这个地步了,我还爱ta吗?

我们两个人是真心地都想修复这段婚姻吗?

我离开他之后生活会变得更好吗?子女、经济负担我一个人能承受吗?

他出轨带给我的伤害和恶心,我真的能忍受吗?

……

当然,这些问题在每个人心里的在意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更在意客观条件,有些人会更注重感情基础,每个问题赋予多大的权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没办法真的像做数学题一般精确配给百分比。

所以,就到了第三步。

03内心澄明

到了第三个层次,权衡了外在条件下的利弊后,我们这个时候的关注点就落到了我们的内心当中:「做选择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需要和渴望」。

做选择的方式变成了「先看内在,再看外部」,很多人其实都会忽略掉这个转变,因为第二步进行优劣比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误认为那个时候已经对自我需求进行了关注,事实上,我们盘问自己的那些问题并不是基于「自我的认识」,而是「商人式的衡量」。

就好比,一个是「量体裁衣」,一个是「直接选购」。

在面对出轨这件事中,要不要继续选择相信他的重点也在于你有没有开始认识或者说重新认识自己。

信任他人,就是信任自己。

那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自我、关注自我需求呢?

艾菲提到了一种认识自我的钻石模型,通过:人生愿景、核心价值观、深层热情,以及天赋/特点四个维度对自己进行深入地了解。

人生愿景: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核心价值观: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对我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我就无法成为我自己,利用或牺牲了时间、金钱都要去获得的东西是什么呢。

深层热情:并非指的是浅显的爱好,而是一种炽烈的热爱,面对热爱我们的身体会有一种独特的体验:心绪激荡、热血沸腾、充满动力……等等。

天赋/特点:是一种我们自己身上自然而然、反复发生的一种行为模式,在战略思维、影响力、执行力、关系建立等等不同领域发光发亮。

结合上述的方法一步步挖掘和认识自己,不是稀里糊涂、不是委曲求全、不是勉勉强强的选择,不仅在面对感情婚姻的问题中,在关乎自己人生轨迹的各种大事上都是同样适用的,只不过考虑的问题和倾向性有所不同。

《幻想即现实》一书中提到:「信任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界的人和事的信任,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

而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关注自己,在精神上塑造自己,才能产生对自己的信任。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如果选择去重新信任出轨者,在行动上又该做出什么改变呢?

02避免「出轨无数次」的方式—— 一致性沟通

经历过出轨之后,如果认为对方仍然值得自己去修复两个人的婚姻,那么保持「一致性」的沟通方式就是建立信任、修补破窗子最有效的方法。

信任和理解不是靠猜测的,「爱不应该是用沉默去制裁对方」,太多的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亲密关系的瓦解仍然是源于沟通的不良。

回想一下,在「出轨一次」发生前的「平淡日子」里,你和伴侣有沟通吗?「出轨一次」发生之后你们又是怎样交流的呢?

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存在着信息差的,哪怕是面对面的交谈,在倾听者不仅会接收言语信息,也会观察诉说着传达出来的非言语信息。

如果伴侣嘴上回应着「好的」,脸上却是并不愉快的表情,你会怎么做出回应呢?

你可能会对非言语信息做出反应,问一句:「你不想这么做吗?」,对方可能给出的回应是,「没有啊,我不是说了『好的』吗?」。

或者针对言语信息做出反应:「你同意了就好。」,ta的面部表情可能随之变得更加没有温度。

而结合两种信息做出反应:「我看不出来你是同意还是没同意,你想表达什么呢?」,那么对方大概率会回答:「我没想表达什么。」

当然,如果你用一种用「阴阳怪气」的语气反击或者直接视而不见,两个人的矛盾增加得也就更快了。

面对这种言语和非言语彼此冲突的对话,总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和烦闷,这种沟通方式经常出现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里,不健康的沟通方式逐渐破坏着两个人的情感维系,让贴近的两颗心逐渐远离,导致信任的消解、出轨的发生。

出轨发生过一次之后,两人的交流仍然一如既往的话,大部分人面对负面压力带来的结果时会出现四种状态: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提到了这四种状态。)

讨好:避免对方发怒

指责:让对方认为你是坚强的(如果对方走开了,那么过错自然就被认为是在ta身上了)

超理智:将自己的自尊心隐藏在充满大智慧和理性化的话语下

打岔:岔开话题,表现得好像状况并不存在一样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双方或者某一方出现「低自尊姿态」,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当这种交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上演之时,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也在被一点点消耗着,失望和无力感逐渐导致了「出轨无数次」的后果。

所以,想要修复和伴侣之间的信任,避免「出轨无数次」的发生,就要在沟通方式上做出改变,要在交流时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保持一致性。

这种一致的交流可以达到一种平等、和谐、真诚的状态,避免产生冲突和低自尊的自我怀疑。

就像书中讲到的这样:「当你用一致的方式交流时,你会为无意中做的事情而向他人道歉,会为这个行为道歉而不是为你自己的存在去道歉。同样的,你会用一致的方式进行批评或评价,对事不对人。」

两个人尝试着一致性交流的方式沟通的时候,也是信任感重塑的过程,彼此之间在肢体上、思想上、情感上作为一个整体全部反应给对方看,表现出当时状态下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对方说出的喜欢就是实实在在的喜欢,说出的「好的」不再是勉强和不愉快。

这是一种很简单但又很难的交流方式,需要把从前拧巴的自己和对方慢慢捋直。

正如此言:「我们看起来就像一群情绪化的骗子,隐藏我们的感情,跟彼此玩危险的游戏,并称之为社会。」

尤其是当这种情绪化作用在最亲密的那个人的身上的时候,给自己和对方都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重新用一种有效的一致性的沟通方式与对方交流是修复亲密关系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避免其余窗子被继续打破的屏障。

出轨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发生的前提是:面临第一次出轨时,双方都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核心问题(信任和沟通),这段关系是有可能会被修复得更加牢固的,当然,对方一定要是自己做完「内外匹配」后仍值得选择相信的人。

我们都是普通的大多数人,一路上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人生低谷,我们要试着接受并且努力迈过一个个坎坷,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与自己和解。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0 阅读:5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