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名新科院士来自52所高校!四大黑马为北航、同济、厦大、首医大

大树成长营 2023-11-24 22:32:46

11月22日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从最年轻院士45岁群体的涌现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同一寝室涌现三位院士,从厦门大学中专生院士到高校书记、校长当选为院士,那么,在两年一度的院士评选中,哪些高校是最大赢家呢?

综合看来,并不是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而是北航、同济、哈工大等工科名校。这次共计有133位院士当选,其中高校有81人,占比为60.9%。81名高校系统院士中,有38所高校各有1人当选,14所高校各有2人以上当选(军校未计入其中)。

14所新增院士2人以上的高校排名依次为:清华大学(6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人)、同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北京大学(4人)、厦门大学(3人)、首都医科大学(3人)、华东理工大学(2人)、华中农业大学(2人)、东南大学(2人)、北京理工大学(2人)、哈尔滨工业大学(2人)、复旦大学(2人)、浙江大学(2人)。

综合这次候选院士人数、当选率以及高校的排名,四所高校成为“黑马”和最大赢家。

第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次共有18位教授入围候选人,最终有5人成功当选,当选率为27.8%,包括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当选人数上仅次于清华。北航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航空航天学府之一,这次新增院士更是大出风头,一下子新增了5人,在校院士总数达到25人,目标是成为清华(76位在校院士)、北大(64位在校院士)之后的北京第三高校,同时坐稳国内十强名校的位置。

第二位:同济大学,这次共有17位教授入围候选人,最终有4人当选,当选率为23.5%,与北大、上海交大并列第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2人,更有校长、副校长同时当选。目前,同济大学以20位在校院士之多,排名全国第十,更加靠近上海交大(33位在校院士)、复旦大学(30位在校院士)。

第三位:厦门大学,这次仅有4位候选人最终却有3人当选,当选率高达75%,算得上这次院士增选中的最大“黑马”。厦门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排名一直在全国20名开外,共有两院院士33人(含双聘19人),这次新增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工程院院士,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第四位:首都医科大学,作为“双非”院校一次性有3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副校长吉训明教授、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教授、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而候选人共6位,入选率为50%。而此次该校共有8位院士,这次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生命健康和医学领域有3人当选,凭借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稳居医科大学榜首。

在本次院士增选中,有多所“双非”高校表现亮眼,浙江工业大学、燕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均有1位两院院士当选。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23两院院士在籍贯(含出生地)分布上,湖南籍和安徽籍共有13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当选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其次,江苏省和山东省也各有11位本籍两院院士当选;河南省和浙江省则均有10位本籍科学家当选2023年院士。

0 阅读:2

大树成长营

简介: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