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长施压失败,苏杰生当面表态:中国是印度合作伙伴,不是威胁

墨写东瀛话春秋 2022-12-06 14:12:09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深受美国倡导的“脱钩断链”影响,内部“对华脱钩”之类的声音层出不穷。直到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后,这种声音才消停不少,中德关系以及经贸方面的合作逐渐重回正轨,中企在德国的营商环境也有了大幅改善。不过,当前的德国政府是三党联合执政,朔尔茨也不能完全掌控一切,长期对中国采取“鹰派立场”的绿党籍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依然试图通过外交施压的方式,恶化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

据环球时报报道,贝尔伯克在出访印度期间,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了会晤。会晤后的记者会上,贝尔伯克表示,印度一直是德国和欧盟的伟大伙伴,相互之间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伙伴关系,同时也通过相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德国希望和印度进一步扩大合作,加速绿色能源转型。在安全政策领域,德印两国也要加强合作,尤其是应在印太地区加强合作。贝尔伯克还强调,中国近些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为何德国与印度等中国的邻国,进行直接交流愈发重要的原因。

德国媒体在相关事宜的报道中分析指出,德国目前正试图从战略上,重新定位与中国的关系,所以有意与印度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法兰克福汇报》也指出,德国与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希望借助印度对中国进行制衡,并将其视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商业伙伴。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贝尔伯克与印度加强安全合作,确实能够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压力,毕竟印度一直对中国抱有极强的警惕心理,不仅在印度洋上时刻监控中国的科考船,中印边境也时常会产生摩擦。但问题在于,印度一直自认为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外部施压很难改变其想法。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持续对印度施压,却没能产生多少实质性效果的情况中,就能很清楚的看出这一点。

现在也是一样,印度能顶住几乎整个西方世界的压力,不参与对俄制裁,不选边站队,自然也能顶住德国的施压,不理会贝尔伯克长期渲染的“中国威胁”。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于“中国威胁”的问题时,苏杰生明确表示,印度将中国视为解决全球问题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对印度产生“威胁”的国家。苏杰生还对贝尔伯克关于中国巨变的言论作出回应,称中国近几年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当前的印太地区,具有成果丰硕的对话和“良性竞争”。

而且,印度在战略自主方面,远比德国等欧洲国家坚定,贝尔伯克访问印度的另一个目标,施压印度加入对俄石油限价的行业,也没能取得成效。苏杰生在会晤后,不仅表示印度出于自身能源需求,未来会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还反将贝尔伯克一军,指出欧盟自俄乌冲突以来,从俄罗斯购买的化石燃料远比印度多。印度石油部长也普里也在当天表态称,西方对俄罗斯的采取的石油限价措施,不会对印度产生影响,印度会基于需求从任何国家购买石油。贝尔伯克基于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逻辑,对印度施行的外交政策,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是必然之事,因为她并未站在印度的视角,去衡量以及协调各方利益。

0 阅读:35

墨写东瀛话春秋

简介:历史学博士,日本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