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出游玩出新“花样”,注意提防这些“麻烦”

新华日报健康 2024-05-01 16:55:47

古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开到荼蘼花事了”,五一小长假恰逢晚春的尾巴,夏天气息已经悄然来临,五月的花刚好开在暮春初夏时节,未消的春色,萌动的夏意,都包裹在这个繁花锦簇的五月。这个“五一”小长假对于不少外出游玩的人来说,也就成了抓住春天尾巴的一个“赏花季”。

今年五一赏花出游,能玩出啥“新花样”?具体来看,南北“花景”各不相同,无论是北方的丁香、月季,还是南方的郁金香、蓝花楹,或是杜鹃、凤凰木,都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花海画卷,五一小长假是赏花和体验自然之美的绝佳时机。

随着4月的结束,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了春季,各种花卉如丁香、月季、绣线菊、蔷薇和金盏花等竞相开放,为人们提供了踏青赏花的好机会。五一假期期间北方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是赏花的最佳时期。比如丁香作为中国特有的观赏花木,已有超过千年的栽培历史。月季被誉为“花中皇后”,蔷薇作为月季的“姐妹”,在春夏之交盛开,既有春天的含蓄也有夏天的热烈。在新疆赛里木湖,每年5月会从冰封状态转变为花海,金盏花与湖泊的蓝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场色彩的盛宴。

南方的华南地区已经进入夏天,其他地区也处于春夏之交,郁金香、玫瑰、蓝花楹等花卉盛开,杜鹃花和凤凰花也渐入佳境。但五一期间南方多雨,赏花时需携带雨具。在江苏以及长三角一带,可以看看盐城荷兰花海景区,拥有300多个品种的3000万株郁金香,被誉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是五一假期的热门打卡地。安徽黄山的杜鹃花在4月至5月盛开,形成高山花海的美景,成为了五一假期的热门旅游地。

说到赏花,自然不得不提到花粉过敏,有不少小伙伴就是因为怕过敏“见繁花而远之”,花粉过敏又被称为“枯草热”,是一种因为吸入了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花粉过敏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下到婴儿,上到60岁老人,都曾出现过敏病例,有调查估算全国过敏人群超2亿。花粉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打喷嚏和流涕、眼睛痒和流泪、呼吸困难和咳嗽、皮肤红肿和瘙痒等,对此专家建议,有过敏史的人,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可提前一到两周开始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及鼻喷剂等。当然还有一招“物理隔绝”更为有效,那就是戴上口罩出门。特别是在花粉浓度高的地方,不光是戴口罩,有必要时还可以戴护目镜,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

此外,专家提醒,其实对于花粉过敏人群而言,树木比花朵更需要注意,原来春季最大的花粉过敏原为树类,常见的有圆柏、梧桐、柳树、杨树、榆树等。这些花粉借助风力传播,数量大,花粉直径微小,容易诱发过敏。应尽量减少在有较多松柏、杨柳、榆树、椿树、白蜡树、法国梧桐等木本植物的公园或林区的逗留时间。

戴口罩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当前包括流感、百日咳等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仍处于多发期,假期人员流动大、交往密切,需注意防范。外出游玩时,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客运场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既能防止花粉过敏,又能做到呼吸道传染病防护,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勤洗手,不方便洗手时,可用消毒湿巾和免洗手消清洁双手,在外不要随意用手摸鼻子揉眼睛,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格外提醒的是,为了有备无患,假期出行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物,如连花清瘟等中成药,以应对旅途中可能会出现的发烧、咳嗽、咽喉肿疼、浑身乏力等感冒、流感症状,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一份安心。并且纯中药制剂既能多靶点改善症状还没有嗜睡的副作用,能帮助我们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畅享一个健康惬意的旅程。

0 阅读:6

新华日报健康

简介: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