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评温州平阳一人杀六人惨案

我是杭头人 2023-01-23 22:26:55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一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上”、“隔河两状元”,指的就是张英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虽然在不同地区主角不同,都说明了邻里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

有了争执,友好协商、互相谦让,这才是睦邻友好,和谐相处的典范。

然而,在温州平阳县,本该是守望相助的邻里之间,却因宅基地的纠纷,在过年前夕的腊月二十八拔刀相向,犯罪嫌疑人杨某迅怒杀邻居及相关调解的村干部共6人,令人震惊,愕然。

本该是喜气祥和的节日氛围,此时的平阳县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并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杨某迅走上如此极端的方式?

网传当村干部的邻居建别墅侵占了杨某迅的几寸宅基地,其父与杨某迅多次上访未果,期间其父被打伤致残,杨某迅被关进精神病院几年,父亲气死,妻子离婚。

有的网友说,杨某迅虽然走极端的方式不可取,可是他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一个人如果有一线生机他也不会走绝路的。

一人击杀六人,值不值得,我想只有杨某迅心里最清楚。

他的苦楚我们都无法体会,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杨某迅最终选择了以《水浒传》里武松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的快意恩仇的方式了结此事,可惜武松还有梁山泊去处,等待杨某迅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此案中,还存在着逻辑混乱的问题。

杨某迅杀人时是不是属于精神病,如果不是,那几年前,又是谁把他关进精神病院,又是谁出具的鉴定报告。

无独有偶,2018年除夕夜震惊全国的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人案,同样是在发生在村邻之间。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邻里之间因为几寸宅基地、某片菜地,甚至于你的房子盖得比我高这种小事,产生矛盾纠纷的比比皆是。

有的闹得不可开交,有的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影响几代人,有的被逼得以血淋淋的方式作个了断,例如张扣扣案和温州平阳杀人案。

而且农村往往很大一部分是以家族势力和权钱来调解此事,自然会积累矛盾隐患。

当达到某个临界点,自然会一爆惊人。

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居应该是宽容待人,和谐互助,平和相处。

这才是真正的邻里之间相处之道。

强者不以势压人,不取笑他人,甚至帮助弱者,在某些方面让步弱者。

弱者也应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不能无理取闹。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有的网友说:回到农村一定要显摆,不显摆,农村人就会认为你没用,就会欺负你。

看来振兴乡村,不仅仅是抓物质生活的富有,也要抓精神文明的建设,两者都要硬。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但愿这样睦邻友好相处的典范在中国大地到处开花。

5 阅读:2582
评论列表
  • 2023-01-24 00:21

    有一词曰“得寸进尺”

  • 2023-01-24 00:10

    现实往往是你让三寸,他再进一寸

  • 2023-01-24 00:44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2023-01-24 00:32

    无稽之谈,可笑之言!

  • 2023-01-24 00:33

    让他三尺,侵占你三丈?

  • 2023-01-24 00:42

    有些人想得很简单,试让下三尺看看立马是别人家的地。

  • 2023-01-23 23:55

    但愿的事多了,能实现的寥寥

  • 2023-01-24 00:26

    临界点不好把握啊[得瑟]

  • 2023-01-24 00:58

    欺人太甚是没有好下场滴

  • 2023-01-24 01:14

    现实就是你让了三尺人家就要三丈了

  • 2023-01-24 01:31

    那得看看让出三尺的那边的社会地位再说这话,普通人让他三丈都没有用。

  • 2023-01-24 17:29

    强者让三尺会变成美谈,弱者仗三尺只会被欺凌

  • 2023-01-24 02:06

    我村里也有村霸,怎么办

  • 2023-01-24 00:57

    类比不当!

  • 2023-01-24 00:55

    我家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 2023-01-24 01:22

    关键是在于双方当事人一方好言相商另一方绝对的态度坚决且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