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为何错失上将?山头因素,邓小平心中雪亮

文史茶馆 2024-04-28 18:51:21

第二野战军总共下辖三个兵团,第三兵团司令员是陈锡联,第四兵团司令员是陈赓,这两个似乎都没有争议。关于第五兵团司令员人选却发生了很大争议。

有两位备选将军。一位是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另一位是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不要以为杨勇执掌第一纵队,就认为他比王近山资格老,其实不然。

杨勇最开始担任的是第七纵队司令员。原来的第一纵队司令员是杨得志,杨得志率部离开后,刘邓首长将剩下的第一纵队和第七纵队合并,组成了新的第一纵队。

让杨勇担任了司令员。杨勇和王近山的革命资历不相上下,红军时期他们都是正师级将领,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都当过团长、旅长,然后都是刘邓大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

论战功,王近山可能还在杨勇之上。所以当刘邓首长最终选定杨勇担任第五兵团司令员后,王近山表示很不服,认为自己并不输于杨勇。邓小平狠狠地批评了他。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作为老首长,邓小平心里是雪亮的。

王近山戎马生涯中缺失了重要一环。刘邓大军逐鹿中原,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决定全国战局走向。

刘邓大军居功至伟。可是大别山的斗争相当艰苦,不要后方的跃进,代价很大。进大别山之前,刘邓大军有12万人,从大别山出来,还剩下不到6万人,损失了一半,重武器也都丢了。

在如此艰苦的时期,王近山却并不在,他压根就没有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王近山的家乡也在大别山,他最应该杀回大别山的,为什么没去呢?

很不幸,王近山遭遇了车祸。那是一次雪天,路很滑,王近山刚从刘邓首长那里领取作战任务,急匆匆地往纵队司令部赶,他一个劲地催促司机快点开车。

结果人忙出错,司机一个不小心,翻车了,王近山的腿被压在车轮下面,大腿粉碎性骨折,伤势相当严重。当刘邓首长来看望王近山的时候,王近山哭了。

他是真的伤心啊。部队要打大仗,可他王近山却不能再领兵打仗了。因此王近山就没有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邓小平晚年高度评价第六纵队在大别山斗争的贡献,称六纵贡献最大。

可这和王近山无关。当时六纵由政委杜义德统领,几个师长李德生、尤太忠和肖永银都勇挑重担,脱颖而出,后来都受到了重用,没有王近山什么事。

在刘邓首长最困难的时候,王近山却不在,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而杨勇和陈锡联都在,所以杨勇在刘邓首长心中的分量,就比王近山要重一些。

刘邓大军的三位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是红四方面军将领出身,陈赓兼有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两种身份,第三位兵团司令员就不能再选王近山了,那样红四方面军的比重就有点大。

而杨勇是中央红军将领出身。选杨勇担任第五兵团司令员,这样在第二野战军中,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的占比整好可以平衡。

所以王近山再能打仗,也不可能担任兵团司令员。这是山头平衡的需要,也是大别山因素使然。邓小平还说,杨勇比王近山更善于团结人,当兵团司令员不能只讲战功大。

1955年大授衔,杨勇顺利被评为上将,而王近山因为没有当上兵团司令员,自然不可能评上将了,退一步成为开国中将。

(参考书籍:《王近山传》《杨勇传》)

15 阅读:11626
评论列表
  • 2024-04-29 17:35

    别的不知道那个王必成,陶勇的战功不比王近山差吧,

  • 大羊 18
    2024-04-29 19:59

    亮剑李云龙的原型就是王近山。

  • 2024-04-30 11:07

    鲁西南战役,杨勇1纵在郓城全歼国军整编第55师,开创了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单独一个纵队歼灭国军一个整编师的先例,杨勇任兵团司令是没问题的

  • 2024-05-01 18:50

    王近山很帅

  • 2024-05-04 15:19

    5兵团的部队都是115师部队发展起来的,不可能让一个非115师系统的人担任兵团司令,陈赓如果没在红四干过也不可能当386旅旅长。

  • 2024-05-10 17:54

    杨勇是一方面军

    一笑 回复:
    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
  • 2024-05-08 10:58

    王近山,亮剑李云龙的原型

文史茶馆

简介:人气爆棚的文史新锐写手,已出版《梁山泊里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