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傅全有视察墨脱发现军人无军装穿,因此促成青藏铁路的建设

南玖卿 2024-02-14 17:12:08

前言

墨脱,西藏东南部的一个县城,处于中印边境地带,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作为我国的边防重地,墨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去墨脱边防营视察时,却充满疑惑,作为解放军,墨脱的边防战士虽然精神抖擞,状态良好,却没有穿军装,傅全有对此郁闷不已。

结果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傅全有却被深深的震撼到,感动不已,直言同志们受苦了,并因此次视察积极促成了青藏铁路的建设。

驻扎在墨脱县的解放军战士们为什么不穿军服?不穿军装和青藏铁路的建设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无军装可穿的墨脱边防战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墨脱驻守着一个步兵营三百余名解放军.

1986年有一天,听说成都军区司令要来墨脱视察军营,驻扎在墨脱的解放军战士们一大早就提前站在停机场附近准备迎接司令员。

快到中午的时候,傅全有的飞机终于抵达墨脱,他下飞机后看到300余名战士精神抖擞、动作整齐划一的站在停机场旁,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只是这些将是虽然看着精神,但连军服都没穿,衣服穿的五花八门的,只有枪支是统一的,想来应该是民兵,傅全有一方面惊讶于墨脱竟然有这么多优秀的民兵,一方面又纳闷正规军怎么一个都没来。

就在他疑惑不解时,班长出列:“墨脱边防营欢迎首长前来视察。”

这下傅全有听明白了,这些服装各异的士兵正是我们驻守在墨脱的正规军。

“你们为什么不穿军服?”

“报告首长,我入伍五年了,军装就发了一套,已经穿烂了,现在没有军装可穿了。”

闻言,傅全有心里咯噔一下,解放军怎么会没有军服穿,难道这里面有猫腻?

随机他看向随他一起来的工作人员:“墨脱边防营为什么5年只发一套军服?这像什么话?”

没想到傅全有的话却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犯起了难:“墨脱边防营是在成都军区的管辖范围内不假,但是这里基本上与世隔绝,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驻守在这里的战士生活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特定物资补给依靠直升机来完成,如果往过来运输军装的话,那只能动用飞机了,这成本也忒高了。”

国家边防之“原始秘境”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中国最后的“原始秘境”之称,又是我国与印度的接壤之地,在我国边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墨脱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脉包围,另一面是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大峡谷,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地形,让墨脱恍如高原上与世隔绝的一处孤岛。

这里有茂密、危险重重的原始森林,也有终年被大雪覆盖的雪山,自然环境之艰苦,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墨脱进不来,出不去,那就没必要驻扎军队了吧!

恰恰相反,墨脱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墨脱县的南边就是被印度非法侵占的我国国土。

1913年,英国殖民地在东南亚横行之际,私自划定了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将我国领土划归印度,当然对这种殖民者的政策,我们从未认同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开始渗透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领土,为防止印度的入侵,我国在此设立哨所。

1962年夏天,印度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直奔墨脱,试图占领我国军防区,我军158军团接到命令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三天时间火速赶往墨脱,将五星红旗插在墨脱县的大地上,并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三个营的兵力,快速将非法入侵的印度军队赶回他们的老窝。

自此开始,墨脱县一直驻扎着我国解放军,墨脱营由此而来。

墨脱边防战士张红万同志为救助新兵而牺牲在雪山之中,姚林同志为连队开路而落水牺牲,除此之外,在墨脱县的原始森林中,还有很多威胁人类的有害生物,墨脱县医疗设备严重缺乏,交通闭塞导致物资供应严重不足,驻守在墨脱的边防战士生活环境异常艰苦,亟待改善。

傅全有司令经过此次视察之后,积极向上级反映墨脱的情况,为了改善墨脱驻军的生存环境,为以后或许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傅全有认为我们应该有一条直通墨脱的交通线路。

在傅全有的坚持下,青藏铁路的建设被摆在明面上,国家开始逐步筹划墨脱的交通问题。

然,在青藏高原上修路,谈何容易,高原缺氧、严寒冻土以及各种频发的地质灾害都使的这里的任何施工项目都难以继续。

墨脱县漫长的修路历程

事实上,从1950年左右开始,我们就已经举国之力筹划西藏的铁路修建问题,牺牲了无数的工程人员和解放军战士,青藏、川藏、滇藏铁路线的建设依然处在筹备阶段。

即便是从林芝通往墨脱县的公路,不过100多公里的路程,自1961年测绘以来,一直到1965年才开始动工,1985年停工,当时国家已经在这条公路上耗资2538万元,为此牺牲了34名解放军战士,更有上百人重伤,结果连最基础的路基都没成形。

后来国家又耗资数十亿元,终于在2013年,我国内地有了通往墨脱县的直达公路,全长117公里。

公路尚且如此艰难,铁路建设的艰难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三条铁路的修建各有难度,青藏铁路要经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铁路的建设势必会破坏自然保护区,但铁路建成之后却可以改变整个西藏落后的经济面貌,更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川藏铁路难度更大,要经过高原、荒漠大山以及泥石流暴雪频发极端恶劣的地理环境,需穿越14条江河,爬过21做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上。

但川藏铁路建成之后,却能将富庶的四川与西藏连在一起,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在发生战争时,第一时间从成都运送物资至西藏,无需借助友邦通道。

与这两条铁路想比,滇藏铁路里程最短,难度最大,所需的人力、财力也最多,但是滇藏铁路修建完成后可以加强云南的边防建设,还可将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运往东南沿海,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从傅全有的工作角度来讲,川藏铁路的建设是对整个成都军区最有利的,但是因川藏的建设难度大,以及所需人力,财力更多等各方面的原因,最后,傅全由主张并说服西藏政府,最终青藏铁路率先开始投入建设。

最终,在中央的支持筹备下,我国总共投入10万铁道部队,举全国之力,耗时20年,牺牲3000名战士,在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完工,投入使用。

青藏铁路成为连接两大民族的密道,被誉为“天路”,随着青藏铁路的完工,各种民生工程,设备器械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西藏,西藏从在不再是交通闭塞的偏远地区,成为颇具地域特色的旅游胜地、人间净土。

结语

1986年在墨脱的视察工作让傅全有切身体会到这里的战士和人民生存环境的艰苦,在他的积极推进下,西藏的铁路建设终于得以实施,如今墨脱不再是孤零零的高原孤岛,墨脱边防营的战士也穿上了整齐的军装。

0 阅读:309

南玖卿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