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看着陶峙岳解放前的旧屋:你是我们的上将了,还是给你盖一幢楼房吧,陶峙岳:兵团还穷还有许多人住地窝子

修为之士 2023-11-08 21:10:40

1946年4月,陶峙岳曾居住在乌鲁木齐老城东门外的一座小宅院里。当年,住宅附近全是军营,叫大营房。

1949年9月,他在那里领导了新疆国民党部队和平起义。此后,在新疆屯垦戍边20余年,他一直住在那里,不曾搬迁。

1950年以后,大营房区建起了街道、民房、商店、文化设施,惟独他的住宅保持原样一一四四方方的一幢砖基、土坯墙、草泥顶的平房。

王震将军率解放军进疆后,常到陶峙岳家做客。看着他住的房子,王震说道:“这里地势低洼,夏天潮,冬天冷,住起来不方便哩!”

陶峙岳笑答.“这个院子很好,住惯了,冬暖夏凉,舒服得很。"

王震离开新疆后,仍多次向陶峙岳提出修缮房屋的事:“你要住得方便些!”

陶峙岳说:“我住的房很好了,修么子(么子,湖南方言,“什么”的意思)嘤。”

王震说:“你现在是我们国家的上将了,还住这样的一幢旧房子怎行,还是给你盖一幢像样的楼房吧!"

陶峙岳却说:“不必花那个钱了,我住在这里习惯了,觉得很好。我们兵团还穷还有许多职工住在地窝子里。我住这样的房子很好了,省下钱给职工们多盖些住房要紧。"

张仲瀚政委对陶峙岳说:“王震同志问我好几次了,陶司令员的旧屋修了没有?我说没有。”

陶峙岳直言:“现在国家困难,我已住这么好了。不行哩!”张仲瀚笑说现在不行,再等一等,也好。”

朱德同志视察新疆的第二年,在南京遇见王震还关切地询问了陶峙岳的生活情况。

王震说:“十几年了,陶司令还住在解放前盖的那幢旧屋,总不肯新修。"

朱德同志说道:“这件事我们要解决。旧屋可以不拆,添几间屋,不过分。"说罢.马上指示军委后勤部门拨专款,托王震办理房屋修缮的事。

随后,王震将此事交托张仲瀚督办。

不久,在陶峙岳旧屋西南角,一块菜地里,增盖了一套6间新屋一一客厅书房、卧室、餐厅、配餐间和洗手间。屋后还建了一间小锅炉房,通了自来水,改壁炉取暖为锅炉供热。院内小径土路,用水泥作了硬化处理。

陶峙岳坚持节约、简修,将节省的专款全部上缴了兵团。

几年后,周总理视察新疆,陶峙岳请周总理到家里吃了一顿饭。他对周总理说"我屋里这样宽敞,中央这样照顾,我受不起啊"

周总理说:“今后条件还应更好些”

1970年7月,78岁的陶峙岳迁居湖南长沙,湖南省军区给他分配新居,他坚持控住在长沙肇家坪长子家的旧屋。

湖南省军区只得尊重其心愿,仅在他的旧屋边上加盖了一个小卫生间。

王震到长沙看望他说:“陶司令,这个旧屋窄了点,你要住得方便些。你看,我们来看你,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拜访你,车开不到你门口,转好大的弯找不到你。”

陶峙岳说:“路口离这里冒好远(没多远)吧,走不了几步。”

王震叮嘱湖南省军区的领导,抓紧给陶司令做思想工作,说服他搬到新住所。

为此,湖南省军区领导没少操心,但总被陶峙岳婉拒。直到1975年初秋,湖南省军区领导动员了陶峙岳的家人,说服陶峙岳,在位于长沙六堆子的省军区家属院内为陶峙岳建了一幢两层小楼。

第二年,84岁的陶峙岳迁入新居。

王震闻讯赶来,在院里、楼里打量一番,对陶峙岳说:“这个院子好看一些,我们一下就找到你屋里了。"

陶峙岳说:“谢谢大家挂念我,照顾我。"

王震说:“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大功,莫讲客气话。"

在新居,陶峙岳度过了生命最后的十几个春秋。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久远深沉的感念:

我最难忘的是,在我起义时,家中部分成员住在重庆,被逼逃匿乡下,彭德怀副总司令还没和我见面,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我的情况,立即电告入川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派人四处寻找,把我家人找回来了,使我合家团聚。在我回长沙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我的生活关怀备至,拨专款为我在长沙中心区新建一栋楼房,独处一个小院,院内栽种树木花草,环境非常幽静。

1981年秋,王震又来看望陶峙岳。陶峙岳指着院墙边的葡萄说:“你认得不,这是孙子从石河子移植来的无核葡萄。有人怕栽不活。栽下去,头年就结葡萄了,不简单哩!"

王震眼睛一亮:“我们石河子的葡萄?好,照张相。"随后,王震左手拄杖,右手扶陶峙岳,在挂果串串的无核葡萄藤前合了影。

推荐阅读:

陶峙岳用沾满泥巴的脚在战士床铺上狠狠踩了几脚, 将小镜子摔在地上, 宿舍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新疆和平起义前,陶峙岳打算回乡养老,解放军接管后为啥打消了念头?​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