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男不当兵”到“参军光荣”,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子弟兵”?

辕门射戟 2024-05-15 23:10:27

今天,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赞誉,参军报国已然成为无数人心头那份熠熠生辉、引以为傲的宝贵人生经验,越来越多的英雄楷模形象成为我们敬仰学习的榜样。

然而,时光倒流,仅仅在几十年前的某些地域,还曾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潮,让人们对于参军的态度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

我们常能在史书中看到“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描述,意思是封建社会时的土匪劫掠百姓就像梳子梳过,过后还有幸存,而旧社会的官兵害民比盗贼更盛,就像篦子篦过一样。

梳子可能大家都知道,篦子则是古人清除头发中虱子的工具,类似于下图。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二十四史,二十四姓之家谱也”,封建社会的军队作为帝王统治的工具对百姓是毫无感情的,自古以来将领吃空饷、底层军士杀良冒功、夺城之后屠掠百姓的事屡见不鲜。

春秋时期,因齐国进攻鲁国,鲁国的盟友晋国便派兵围困了齐国的国都。晋军久攻不下,便“尽烧屠其郭中”,史书上短短的六个字背后却是无数无辜百姓的血泪。秦汉交替之际的两大主角项羽、刘邦都有过屠城的记录,项羽军的新安杀降、咸阳之屠、襄城之屠,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因鲁地拒降“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游牧民族入侵时的屠杀更是不计其数,远的有五胡乱华时带有种族灭绝性质的“稍近点的元军“鞑靼过关,取所掠山东两河少壮男女数十万。皆杀之”;稍近点的元军“鞑靼过关,取所掠山东两河少壮男女数十万。皆杀之”,清军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清朝将军阿敏为了激励士气曾说:“我既来此,岂能令尔等不饱欲而归?”;近代的太平天国、湘军、淮军也都有过屠城掳掠的记载。

现实世界远比史书中记载的要残酷,我们想到的屠城可能是进城之后见人便杀、见东西就抢,但实际上的屠城却将人性拿捏的更彻底。乱军们会三五个人分成一组,挨家挨户索要钱财,不愿交出钱粮的便一刀抹了,人们在看到有活的希望后便乖乖交出钱粮,乱军抢到晚上便归营休息,第二天重复这一步骤,等到全城的百姓被搜刮殆尽才进入到下一步,屠杀。

再经过几轮希望和绝望的交替折磨后,百姓的意志基本濒临崩溃,再也无法进行有组织的反抗。面对这样的暴力和屠杀,普通百姓对旧军队的厌恶和恐惧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面对解放军的第一反应会是安全、信任、亲切呢?网上有这样一句话:“灾难来临之际,上帝不会救你,但解放军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军之初,便与封建军队截然不同,管理上官兵平等、民主公开,更以军纪严格著名,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传唱经久不衰。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路走来,这支光荣的群体经受住了战争铁与火的考验,建国以来的所有重大自然灾害危机也都有他们的身影。在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支像解放军一样得到百姓如此爱戴的武装力量。

人民对解放军的信任来自于外敌入侵危害安全时的奋不顾身,来自危难时的一次次挺身而出,来自建军以来几十年未变的坚定信仰。正如解放军军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1947年,时任潍北县委书记的许剑波在国民党军队制造李家营惨案后,给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道:“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不让你们走,要你们给我们报仇,要求你们像在孟良崮一样消灭敌人,在潍县留下英雄的胜利,立下大功。这是我们对你们的高贵信仰,也是人民对自己军队的命令。”这封信被许世友将军一直珍藏。

今天的世界早与七十年前不同,但来自内外的威胁却从未消失。历史一再证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得到来自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名字中带上“国民”二字喊喊口号就可以,而是要有一批人真正用理想和信念感染群众。

当你听到“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就意味着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将会得到这个国家的人民最大程度的认可,而这句话被解放军视为立军之根本,这就是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子弟兵”。

0 阅读:15

辕门射戟

简介: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某个时刻的价值,直到它成为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