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能放枕头边,因为有辐射会长肿瘤?瑞典研究告诉你答案

黄氏说趣事 2024-05-16 02:22:55

现在多数人的结束的一天生活是由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开始,新的一天由睁开眼睛拿起手机开始,手机成为现代人密不可分的最佳伴侣。

白日贴身拿在手上,夜晚亲密地安于枕边,日复一日,渐渐不少人有了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的症状。

鉴于此,开始有了手机不能放枕边,因为有辐射会长肿瘤的传闻。

面对此等噩耗,众多手机爱好者望着烫手山芋心里产生了痛苦的犹豫,迫切地想要知道传闻是真是假。

瑞典Orebro大学医院肿瘤学家Lennart Hardell的研究报告给了我们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辐射研究

我们很多人都害怕辐射,闻风色变,但其实辐射是什么,估计都说不太清楚。

了解最多的可能是日本的核辐射,核污染的废水入海会影响到全世界,大家哗然鼎沸。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产生辐射,将能量向所有方向放射,包括人类自己,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不断向外发送热量。

辐射分为两类,一类是电离辐射,α、β、γ、X和中子等射线。

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比如日常所说的核辐射、医院X射线透视等。

电离辐射能量强,对人体细胞杀伤力大。

最严重的一场电离辐射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造成的核辐射,一城成为废墟。

数以万计的受害者受辐射影响基因突变伤残更甚至死亡,当地的动植物都出现了反常形态,这场辐射事故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不能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出电子。

生活中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以及紫外线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能量较弱,不能直接破坏细胞和内部构造。

因此针对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往往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式,包括瑞典的这场研究。

据资料显示,Lennart Hardell博士曾对1997-2003和2007-2009之间被诊断为恶性脑肿瘤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校正了诊断、年龄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后。

统计显示超过1年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风险更高,使用手机超过25年的人风险最高,且经常使用手机的一侧,更容易发生脑瘤。

但此项研究更多的是证明了手机辐射与脑瘤有相关性。

研究暴露时间太短及暴露参数无法准确估量也带来了弊端,无法明确证明长时间接受手机辐射导致脑瘤的微观原理,具体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二、手机辐射的危害

手机辐射虽不明确直接导向脑瘤,但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还是有被验证的。

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人体是由水分子、蛋白分子等不同微粒组成的。

当不受外界电磁场影响时,这些微粒的排列、组合、运行轨迹都处在人体内自身平衡的状态下,不会出岔子。

当外界电磁场足够大时,这些微粒的排列、组合、运行轨迹会因为外界电磁场变化而变化,从而破坏了原来平衡的状态,引起连锁反应。

手机辐射不会破坏细胞,但因为具有较高能量,形成的电磁场会以不同的程度影响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和生物效应。

热效应是指人体内微粒发生取向作用,进行重新排列的过程中相互摩擦,电磁能量转化为热能。

磁场还可以在机体内产生局部涡流,也产生热流量。

电磁振荡频率越高,人体内分子的取向作用、离子的振动作用就越剧烈,热作用也越突出。

强烈的热作用会使人体发热而出现高温生理反应,导致人体或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

从而影响生物体内一些主要的调节系统的变化等,使人体机能造成混乱,从而形成手机辐射的危害。

生物效应是指在手机辐射的作用下,人体长时间收到强度不大的电磁辐射,引起人体细胞膜共振。

细胞的活动能力受限,产生了明显的非热学方面的效应(非升温)。常见的症状有耳鸣、头痛、易怒、疲劳、视力模糊、记忆减退和睡眠干扰等等。

因此,长时间接收手机辐射和脑瘤发生呈现相关性,虽不明确具体原理,但手机辐射的确会导致身体伤害,引起人体不适。

三、如何消伤害

手机辐射问题重重,难道我们就不再使用吗?毕竟现代生活可离不开手机。

相较手机带来的众多好处,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一是日常使用手机时注意保持良好习惯。使用时注意保持距离,通话听音乐时习惯使用耳机或免提,左右耳交替听。

夜间将其放在远离床榻的桌岸上,拉长辐射距离,存在有效的防护效果。

二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抵消负面影响。在生活中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提高集体的免疫功能。

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瓜果、辣椒类食品、绿茶等在抵抗电磁辐射方面有重要作用。

常食用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的紊乱状态,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三是注意避免顾此失彼,长时间使用手机本身所产生的副作用可比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对颈椎以及背部肌肉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肌肉劳损,会呈现出脖-肩-背的放射性疼痛,得不偿失。

严重的脊椎曲度发生变化,压迫血管,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晕厥脑梗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在床上侧躺着玩手机时会给左右眼造成比较大的压迫力,压迫血管,从而导致供血不足,时间久了,左右眼视力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关灯后还在看手机,屏幕的强光,可给眼睛造成强烈的刺激,使眼疲劳,这样很容易出现近视、散光,甚至干眼症。

再者,过度依赖手机还会造成心理上的认知和情绪问题,出现焦虑和沮丧,导致社交能力退化。

与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说话往往敷衍了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趋冷漠。

由手机带来的片面单一持续多巴胺的刺激会不断提高人获得快感的阈值,降低人对事物的感知度,使人变得麻木迟钝。

最关键的一条,爱美的女性可要注意了!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人变老、变丑。

长时间低头导致下巴轮廓变形,年龄增长,皮肤弹性下降,花数小时低头看手机,都会增加下巴皮肤的下垂,易于催化皱纹。

手机辐射还能刺激大脑紧张神经,让人们保持清醒,从而降低睡眠能力。

睡觉的时候玩手机可能会玩游戏,越玩越兴奋,越紧张越兴奋。

皮层本来是有点困意了,已经处于要休息的状态了,一玩手机又调动起兴奋劲,兴奋起来了之后错过睡点,就睡不着觉了。

睡不着觉会扰乱自己的生物钟,睡眠不规律乃是女人的大忌。

熬夜可能影响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皮肤干燥、失去光彩,爆痘加深眼袋黑眼圈,加速胶原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流失,熬一夜老一岁,诚不欺我。

而且夜晚本来就是人体抵抗力免疫力最弱的时刻,而手机是一个很不卫生的东西,表面布满细菌。

晚上玩手机,因为光线昏暗的缘故,脸部会非常靠近手机,摸完手机外壳的手难免会碰到面部、颈部、耳朵等地方,可能会导致暗疮、痘痘等。

多种因素叠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尤其熬夜看手机,对身体各方面负作用极大。

经过抽丝剥茧,日常我们既要关注到手机本身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不要过度沉溺,又要采取多种渠道防范其作为高科技产品带来的电磁辐射,做到利远远大于弊。

总结

综上所述,手机最好不要放于枕边。

根据瑞典研究报告,长时间辐射与肿瘤生成风险有关,但未有精准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核实。

但长时间的手机辐射会对人体造成热效应和生理效应,引起身体不良反应,降低生活质量。

抓大放小一句话:沉迷手机数十年,不一定会长肿瘤,但一定会脖子痛、肩痛、头痛、眼花以及皮肤变差,变老变丑变呆滞。

想要杜绝隐患,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平时不仅是手机,电脑电视等也存在电磁辐射,平时多注意使用时间、使用距离和使用方式,勤于锻炼,多使用柑橘绿茶等抗电磁辐射的食物,室内勤通风。

可能很多人还是不以为意,大家都这样,也没有都患肿瘤。

其实就像抽烟与肺癌的关系一样,抽烟一定与肺癌有关,但是大家还举出种种个例说谁谁抽烟几十年也没有得肺癌。

概率问题摊到所有人身上是低风险的,但是摊到某个人身上就是百分百了,所以大家要警觉,这下都清楚日常怎么防辐射了吧?

2 阅读:336

黄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