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229!最早的闰年记录,可以追溯至两千年前的古埃及

弧度漫谈 2024-02-29 14:33:53

先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去年飞行船在制作《地球漫游历》时,一开始不小心将盒子上的英文名称写成「365 Days Calendar」。幸好到了校稿阶段,船员们想起了2024年是四年一度的「闰年」!有366天!于是赶紧修改,成功避免悲剧发生。(趁机打个广告,还没购买《地球漫游历》的小队员,扎扎实实366天的内容真的不能错过!)

回到正题,我们现在使用的阳历中,每过4年迎来一个的规则,从帝国时期就确立,已流传千年之久。不过在更早以前,各地的人们也早已发现闰年的必要,因此世界各地古文明的历法中,都可以发现类似的规则,包括的农历、希伯来历、维克拉姆历等等。

那么你可能会好奇,4年一度闰年的规则,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根据现阶段具备的史料证据,闰年的历史至少可以回溯到距今2,262年前的。

先为大家复习「闰年」的规则

在开始考古前,先为大家复习一下,究竟我们为什么需要闰年。

如果没有遇到闰年,我们一般过的「平年」,每年共有365天;不过根据科学家计算,绕公转一周的精准时间,其实是365.2422天。也就是说,实际上一年的长度,大约是365又四分之一天。

因此,若以365天为一年,每4年过后,人们度过的时间就会比地球实际公转的周期,少掉整整一天。于是人们决定,每四年中会一个366天的闰年,以调节这个时间差。若想知道哪一年会是闰年,只要将西元年份除以4,能够整除即属于闰年。

16世纪时,教皇格列哥里十三世制定了一套新的闰年规则,并沿用至今。

不过,若以四年一闰的规则计算,每四年我们会度过1,461天;而地球公转4圈的精确时间,却是1,460.9688天,两者仍存在些微差距。所以在西元1582年时,当时的教皇格列哥里十三世宣布改历,透过一套新的闰年规则,将原本的「四年一闰」改为「400年97闰」,减少闰年次数,使每年的平均天数变成365.2425天,更加缩小与公转周期的误差。

这套新规沿用至今,成为大家熟知的「公历」。公历对闰年的计算方式如下:

西元年份不是4的倍数,为365天的平年。例如:2023年、1998年。

西元年份是4的倍数,但不是100的倍数,为366天的闰年。例如:2024年、2008年。

西元年份是100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归为平年。例如:1800年、1900年。

西元年份是400的倍数,则属于闰年。例如:1600年、2000年。

四年一闰最早的纪录:卡诺帕斯法令

我们现在使用的闰年方式,源自罗马帝国时期制定的历法;不过,根据目前可以找到的历史证据,「四年一闰」的规则,其实早在西元前238年的古埃及就曾留下纪录。

西元1866年,一群学者在古埃及城市塔尼斯,发现一块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与古希腊文的石碑。经过破解,考古学者确认石碑上的内容,为托勒密三世于西元前238年所颁布的一项法令,并将之命名为「卡诺帕斯法令」(Decree of Canopus),内容包括对法老事迹的赞扬、军事远征描述等。

特别的是,卡诺帕斯法令的其中一段,提到了在历法中加入四年一度闰年的指示:

「为了使季节能够与宇宙的规律相符,且避免一些应在冬季举行的国家庆典,可能转移至夏季,因为太阳的位置每四年就会改变一天......从现在开始,新年前原本的5个特殊日,每四年将增加一天,作为荣耀神的节日,借此让所有人知道,从前在季节与年份安排上的缺陷,以及大家对于天体运行的认知,已经被仁慈的神纠正和改善。」

刻有卡诺帕斯法令的石碑。

古埃及人的智慧,天狼星给的!

当时的埃及使用的历法中,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共360天;表订360天以外,每年新年前夕还会多出5个「额外日」(Epagomenal Days) ,作为纪念埃及各大神祇的节日,并使得每年的时间变成与公转周期更接近的365天。

由于古埃及人会借着密切观察天狼星的位置,判断泛滥的时间,他们逐渐发现历法与天狼星运行的规律出现误差,历法的季节与实际的四季差异越来越大;古埃及人进一步得出,地球公转一周的实际长度,更接近365又四分之一天。而「卡诺帕斯法令」即为古埃及人对的精确洞察,留下最早的文字纪录。

古埃及人会藉由观察天狼星,判断尼罗河的泛滥时间。

不过,这项法令最终并未成功改变埃及人的历法。据《国家地理杂志》报导,专家猜测有可能是遭到当时主管历法的祭司反对,不愿改变他们的祭祀传统,因此「四年一闰」的规则并未落实。一直到罗马帝国时期,此项闰年规则才正式被纳入公定历法中。

除了闰年,秒数也需要闰一闰

即使经过多次修正,人类历法时间与宇宙运行仍会存在些许落差。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与最最精准的公转周期,仍存在些微误差,约每3,200年会相差一日。不过,由于距离人类真正受影响的时间,仍有千年之遥,地球的公转速度也可能变动,因此目前科学家尚未针对此差距至订新规。

为了追随宇宙运转的时间,人类除了闰年的规则外,其实还有「」存在!由于地球自转每一圈的速度都不太一样,一天并非总是精准的24小时、86,400秒;此外,由于受到引力影响,地球自转速度的整体趋势越转越缓慢,基本上每过100年,就会增加1.6毫秒。因此,科学家不时会视情况增加「闰秒」。自1972年以来,闰秒已添加27次,最近一次于2017年元旦发生。

2016年12月31日进行闰秒时,时钟出现了23:59:60,之后才是00:00:00。

不过,对于需要极度精准、不可中断的各种系统,闰秒很容易产生问题,例如2012年闰秒时,Mozilla、Reddit、LinkedIn等网站系统就因产生时间错误暂时当机。因此,国际度量衡局(BIPM)于2022年表示,经过国际共同讨论,闰秒最晚会在2035年取消,即将迈入历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