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抢最大红包」的秘诀,遭中学生破解?

果粉俱乐部 2024-02-28 12:20:01

发红包这件事,恐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了。

而且不只亲朋好友间,如今各大工作群,也成了抢红包和发红包的最大战场。

而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如今抢、发红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

前不久,微信官方披露了 2024 除夕夜微信相关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除夕夜用户共抢到微信红包 50.8 亿个,发送拜年红包 1.9 亿次。

(图源公众号 @微信派)

由此可见,发红包这件事,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活跃感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抢红包这件事上,想必人人都想当「手气王」,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但众所周知手气王只有一个,很多情况下,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平台定下的规则,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能否抢到最大的红包,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这不,近日有媒体报道,这个困扰很多用户的难题,竟然被一群初中生给解决了。

相关新闻一经媒体报道,就冲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 4.1 亿人次,一度冲上了热搜榜第二。

(图源微博,下同)

事情是这样的。

在刚过去的寒假中,某深圳中学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独特的寒假作业,那就是找出抢到红包「手气最佳」的规律。

很明显,这份寒假作业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多了,比如需要用到归纳、演绎等数学方法,还要建立数学模型等等。

不得不说,这份寒假作业还真是有点难度。

万万没想到,还真有同学给出了答案。

有位同学结合了数学统计概率与算法代码,研究了在不同人数参与时,红包金额的分布规律。

从公布的草图来看,这个同学运用了很多饼图和柱状图等可视化工具,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

当然具体过程比较繁琐,这里果同学就直接跳过了,咱们直接看结果。

结论显示,在 3-5 人场景中,第一个抢红包成为「手气王」的概率最大。

不过当人数增多后,却呈现相反的结果,即越靠后获得「手气王」的概率越高。

那么先抢和后抢差别到底有多大呢?

在经过研究后,这位同学发现越靠后抢红包金额波动越大,即就是说可能会抢到最大的、也可能是最小的。

那金额上为啥又会相差这么大呢,有的人只有 1 分钱?

经过研究发现,红包区间的下限是 0.01 元,而上限则是当前剩余红包金额均值的两倍。

由此可见,微信为红包设计的规则也是比较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随机发放。

总而言之,如果追求稳定的话,那就最好率先出击。

如果被别人抢先了,那可以试试刺激一点的「后发制人」,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当然,理论上是这样,实践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在实战的时候,我们很难控制其他人的手速,也看不到抢红包的进度,很多时候都是靠运气。

其实,抢红包最重要还是图个氛围,至于钱多钱少随缘就行。

不得不说,这份寒假作业着实有点水平。

不过抓马的是,在很多网友凑热闹的时候,知名博主 @毕导也出现在了评论区。

其留言表示,自己在 6 年前就发布过相关内容,而这位同学连图表的格式都没改,只是将其改为了手写版。

毕导的名号,相信不用果同学过多介绍了,其一直是科普领域的大拿,喜欢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点。

在 2017 年,毕导在公众号上就发布过一篇名为《微信红包先抢和后抢差距居然这么大!春节抢红包的大数据分析》的文章。

经过对比不难发现,查重率几乎是 100% 的水平。

说到这里,事情的真相也比较明显了,那就是这些同学为了应付寒假作业,直接参考了毕导的研究。

有趣的是,这件事还被主流媒体进行了大范围报道,可以说是非常尴尬了。

截至目前,这些中学生还未回应此事。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觉得这算不算是抄袭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

果粉俱乐部

简介:让科技更好的服务生活